0502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白謙慎-中國書法海外研究簡介 - 歐美地區收藏中國書法的情況

白謙慎-中國書法海外研究簡介 - 歐美地區收藏中國書法的情況

文章索引
白謙慎-中國書法海外研究簡介
歐美地區收藏中國書法的情況
歐美地區研究中國書法的情況
美國的中國書法創作情況簡介
漢字文化圈的一些研究情況
所有頁面

今天很榮幸有機會能在這里和東北的同道們聚會。這次到來,是為我的第二本英文著作,關於清末著名書畫家、收藏家吳大瀓的。他曾被清政府派到吉林勘查中俄邊界,在吉林留下了一些藝術作品。我今天所要講的有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歐美地區收藏中國書法的情況;(2)歐美地區研究中國書法的情況;(3)美國的中國書法創作情況;(4)漢字文化圈的書法研究情況。

(1)歐美地區收藏中國書法狀況

二十多年前,傅申先生在其與日本學者中田勇次郎先生合編的《歐美收藏中國法書名跡集》一書的序說中,曾簡略地回顧了歐美收藏中國書法的歷史。傅申先生指出,在歐美的中國藝術收藏和研究中,以書法最為遲緩,這和文字上的障礙以及西方沒有可對應的藝術有關。西方也有書法(calligraphy)這門藝術,但一般視為一種工藝,社會和文化的地位不高,在藝術成就方面也遠不可和中國書法相提並論。

歐洲私人收藏中國書法的情況不太清楚,零星的收藏總是有的。有時,我們能從歐洲的一些文物拍賣目錄上看到書法作品,但迄今沒有聽說過大的收藏家。不過,敦煌文獻發現後,一些西方探險家和學者曾到敦煌獲取大量的敦煌卷子。許多的敦煌卷子後被捐贈給博物館和圖書館。目前英國、法國、俄國的一些文化機構藏有大批的敦煌卷子。如果我們把這些敦煌文書作為古代書法作品來看待的話,數量是相當可觀的。此外,歐洲博物館收藏的中國商周青銅器,有些有銘文,也可視為書法資源。英國一個駐華的外交官(Gordon Barrass),喜歡中國書法,在中國任職期間,拜訪了不少當代的書法家,收集了不少當代的書法作品。前兩年,他把作品捐給了大英博物館,並舉辦了一個當代中國書法展覽,還出版了一本二百八十多頁的彩色展覽目錄。展覽期間,舉辦了一個學術討論會。中國的一些前衛的書法家和評論家如王南溟、張強等參加了會議。

美國的收藏家最初也是跟著歐洲同行走的,最早收藏的中國藝術品也是器物,如瓷器、漆器、青銅器等。對中國繪畫的興趣也比書法來得早得多。但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開始有收藏家有意識地收藏中國書法。如今美國的中國書法的私人收藏相當活躍。美國收藏中國書法最早的大收藏家是顧洛阜(John Crawford,齋名漢光閣)。顧洛阜是個文物商,他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收進了許多重要的中國書法作品,如黃庭堅的草書手捲《廉頗與藺相如傳》,米芾重要的早期作品《吳江舟中詩》 ,以及耶律楚材的一個詩卷。此外,顧洛阜還藏有一些宋人的扇面,其中有一些是書法扇面。他的收藏中還有明人如董其昌、張瑞圖、王鐸的作品。根據他的遺囑,這些作品在他身後都捐給了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成為大都會博物館中國書法收藏的核心。

私人收藏家中,以艾略特先生(John Elliott)的收藏最多也最好。艾略特出生於美國一個世家,本人從事金融、股票等生意。艾略特先生早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專業為中世紀史。在校期間,曾選修中亞史、阿拉伯語、和中國藝術史。艾略特先生對酷愛藝術,收藏中國、日本、非洲、南美洲的藝術和歐洲的早期鐵器。在他的收藏中,以中國藝術最為著名。經過數十年的努力,艾略特先生成為亞洲以外首屈一指的中國書畫收藏家。在他收藏的近一百件中國書法作品中(其中裝裱成十大函的數百通明清人信札只作幾件計),不乏赫赫名跡。其中有歐美唯一的唐摹本王羲之書法《行穰帖》,黃庭堅行書《贈張大同卷》,米芾《留簡》、《歲豐》、《逃暑》三札,趙孟(Fu)楷書《妙嚴寺記》等。還有許多明清書法的精品。這些藝術品在艾略特先生生前,基本上都寄藏在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該館經常展出這些藝術品,使學者和愛好中國書法的人們可以有機會研究和觀賞這些作品。根據艾略特先生的遺囑,在他去世後,他的書畫收藏已全部贈給了他的母校普林斯頓大學。

安思遠(Robert Ellsworth)是中國文物界所熟悉的名字。他是一位住在紐約的收藏家兼文物商,在歐美的文物界很有影響,和中國的文物界有很深的關係。他收藏的東西主要為中國器物,但也有中國書畫。在書法的收藏中,最重要的是中國的碑拓。文物出版社曾出版《安思遠藏善本碑帖選》。其中《淳化閣帖》已為上海博物館購藏。安思遠還藏有一批敦煌寫經卷子,有些是極為珍貴的文獻。他原先還藏有不少近現代名人書法,幾年前全部捐給了在華盛頓的佛利爾美術館。

美國另外一個對中國書法很有興趣的收藏家是住在紐約的路思客先生(Christopher H. Luce)。路先生現為路思基金會董事會主任,他的祖父是美國新聞鉅子路思義先生(Henry Luce,1898—1967)。路思義先生為傳教士之子,出生在中國山東蓬萊,在煙台接受小學教育後,返美上中學、大學,後創辦新聞界著名的時代公司,該公司曾出版多種雜誌,包括著名的《時代》周刊和《生活》周刊,並創辦了路思基金會。路思客先生的中國情懷應有家庭的淵源。他從1978年開始收藏中國和日本書畫,在他收藏的中國古代書法中,最早為元代的書法,但在數量上以明清書法居多,如吳門書家文徵明、唐寅、陳淳、文彭、王問、週天球以及晚明書家董其昌和陳繼儒等的作品。

我想在這裡再介紹一個頗有特點的收藏,這就是美國弗吉尼亞州的觀鷺園的收藏。園主為一對很有修養的美國夫婦。觀鷺園除了收藏少數西方藝術品和早期的中國器物外,主要為十七世紀的中國藝術品。藏品涵蓋甚廣,有版畫、印章、書畫、瓷器,而尤以書畫和瓷器著稱。書畫中有董其昌、米萬鍾、黃道周、王鐸、蕭雲從、周亮工、龔賢等的作品。特別是圍繞著周亮工這樣一位清初的文人來收藏。周亮工在清初文壇是一極有影響的人物,和周亮工同時代的河北學者申涵光曾以平生未見滄海和無緣得識周亮工為憾,週在當代人中的聲譽,由此可見一斑。周亮工的《讀畫錄》和《印人傳》等著作,也為今日治藝術史的學者所重視。觀鷺園主除了收藏周亮工本人的書法作品外,還收藏各方面和周亮工相關的藝術品,如周的好友胡玉昆的繪畫,張大風的書法,胡正言刊行的著作等。這對於研究周亮工和十七世紀南京的文化藝術圈有重要的意義。觀鷺園收藏的瓷器,也是被稱為“轉型器”的瓷器,是十七世紀景德鎮生產的一種瓷器。這種瓷器上常有許多文字,也是研究十七世紀書法的資料。

以上講的都是比較大的美國收藏家。小的收藏家還有不少,在此不能一一列舉。在美國還有不少華裔收藏家。美國老一輩的華人中,有不少四十年代或五十年代初就到美國了。其中不少出身世家,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些收藏。比如說我曾向國內介紹過的長期在耶魯大學教書法的張充和女士,是晚清高官張樹聲的後人,家中有數量不多的舊字畫。原先在普林斯頓大學博物館工作的劉先女士是清代著名的藏書家貴池劉世珩的後人,其母親的舅舅是沈曾植,家中有沈曾植的作品。不過,比較著名的老一輩華人收藏家,著名者是翁萬戈先生、王季遷先生、王方宇先生和王南屏先生。

翁萬戈先生是翁同龢的五世孫,也是美國著名的華人社會活動家,八十年代曾任對中美文化起過積極推進作用的華美協進社(China Institute in America)的主席。翁先生於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學電機工程系。次年,中日戰爭爆發,上海很快淪陷。為了能完成學業,翁先生於1938年赴美在以工程著稱的普渡大學留學,並獲該校工程學學士和碩士。從四十年代初起,翁先生開始了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化的工作,數十年來,翁先生參與拍攝和獨立製作了數十部教育片和紀錄片,向西方介紹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中國佛教》一片(1972)曾在1973年亞特蘭大國際電影節獲金獎。

翁先生的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其中書畫、碑帖的收藏數量甚眾,精品也多。 《藝苑掇英》第三十四期(1987年1月)曾有專集選其精萃予以介紹。書法中的唐開元年間精寫本《靈飛六甲經》(世稱《靈飛經》四十三行本),是翁氏家藏書法中年代最早的精品之一(現已轉讓給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這一作品在晚明被發現後,被摹刻入石,後在清代又被多次翻刻,對清代小楷書法有很大的影響。而翁藏四十三行本則為各種拓本的祖本墨跡,在唐人寫經中也堪稱精美者,對研究唐代寫經,墨跡和拓本之間的關係均有重要的價值。此外還有文徵明家書卷、董其昌書法、黃道周書札捲和等明清名人書法。翁同龢也是晚清重要的書法家。翁萬戈先生藏翁同龢墨跡很多。他還藏有翁同龢自用印約四十餘方。翁先生所藏的印章中有不少出自清末著名篆刻家(如吳昌碩、金城、王冰鐵等)刀下,印石也相當精美。

王方宇先生1936年畢業於輔仁大學教育系。 1944年負笈美國,1946年獲哥倫比亞大學碩士。先後在耶魯大學和西東大學任教,並曾任西東大學亞洲學系系主任。他在學術方面的成就,主要在漢語教學和八大山人的研究方面。王方宇先生也是一位在海內外都有影響的收藏家。他自五十年代從張大千手中得到一批八大山人的作品後,就一直用心地收藏八大山人的書畫。他的藏品中最重要的也便是幾十件八大山人的作品,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八大山人的書法。王方宇先生去世後,其子王少方先生根據父親的遺囑,將王方宇先生生前所藏八大山人畫作最精華的部分捐贈給了佛利爾美術館,書法部分也由該館購藏。

王南屏先生1924年生於一個書香世家,在上海長大。十六歲時入無錫國專學習哲學,兩年後轉往上海復旦大學攻讀國文。二十歲時同時獲無錫國專和復旦大學的學位。還在大學讀書期間,王南屏先生就開始在著名書法家、鑑賞家葉恭綽先生的指導下收藏書畫,並得到大收藏家龐萊臣的指點。 1949年後,王先生遷居香港,在那裡繼續收藏中國書畫,並成為香港最重要的收藏組織敏求精舍的會員。王先生晚年定居美國,1985年去世。王南屏先生的齋號為玉齋。玉齋收藏的書法中,不乏中國書法史上極為重要的作品。其中不少原為玉齋收藏的書法精品現已為中國大陸和海外一些重要的博物館收藏。其中包括王安石書《楞嚴經卷》,米芾書《向太后挽詞》等。收藏中數量最多的還是明清書法。近年來,王先生的子女已將部分收藏轉讓,但手中尚有部分收藏。他的一個兒子離我教書的波士頓大學不算太遠,有時我帶研究生去觀賞他的藏品,作為教學的一個內容。

近年來比較活躍的華人收藏家,要數住在美國東部新澤西州的林秀懷先生。林先生是香港人,目前在美國從事汽車貿易工作。他本人酷愛書畫,他的收藏中有不少明清書法的精品。其中一件宋克書抄錄的《蘭亭十三跋》,寫在精美的高麗箋上,十分精彩。林先生不但是目前美國華人中的重要收藏家,也是中國藝術研究的重要贊助人,經常贊助中國藝術的展覽和學術討論會。

以上講的都是私人收藏家。前面已經提到,一些私人的收藏家已經把自己的收藏捐給了博物館。目前,收藏中國書法比較多的博物館有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佛利爾美術館。佛利爾美術館值得一提。佛利爾美術館雖是佛利爾先生在上世紀二十年代捐贈的,但現在是美國國立的亞洲藝術博物館。 1979年傅申先生出任該館中國藝術部主任,開始為該館系統地收藏中國書法。九十年代中期傅申先生離開佛利爾美術館後,接替他的張子寧先生也十分重視書法,在他的努力下,佛利爾美術館先後爭取到了王方宇先生收藏八大山人書法的捐贈和安思遠捐贈的中國近現代書法。此外還收到了一些印章。

美國其它一些博物館也或多或少有一些中國書法收藏。數年前,我到堪薩斯城的納爾遜博物館參觀,該館的亞洲部主任楊曉能先生讓我看了葉公超先生後人寄藏的書法作品,其中有傳褚遂良的《大字陰符經》和另一本米芾的《多景樓詩》(一般認為上海博物館所藏為真跡)。此外,收藏中國拓片最多的是在芝加哥的Field博物館。哈佛大學等重要的大學也收藏數量可觀的拓片,但大多沒有整理和編目,使用不夠方便。美國一些大的圖書館如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圖書館、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圖書館等還藏有一些中國印譜。

美國是歐美收藏和研究中國古畫的重鎮,很多古畫後有題跋,保留了大量的古代書法的資料。研究書法史的學者應予以重視。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六, 19 十一月 2011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