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 日本書法藝術現狀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 日本書法藝術現狀

文章索引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書法藝術融入日韓文化產品
中國書法藝術現狀
日本書法藝術現狀
韓國書法藝術現狀
所有頁面

二、日本書法藝術現狀

從歷史上看,中國書法是日本書道的源頭,中國書法也一直影響著日本書道的發展,在很長的時間裡,日本人使用漢字創作書法,日本書法和中國書法沒什麼不同。在戰後,中國和日本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就開始了書法的民間交流,但當時不僅範圍較小,且主要是中國的書法家作品赴日展出。七十年代末中日書法在文革後重新開始交流。 1981年在中日友好協會的促進下,成功地舉辦了《日本中國書法交流展》,日方參展的是第二十五回《現代書道二十人展》的作者和作品,這二十位日本書法家的作品在中國引起廣泛的注意。其作品可分為漢字書法、假名書法兩大類,其中漢字書法主要表現為篆、隸、北碑和明清樣行草。

戰後三十年中,日本書法究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當時的中國書壇完全不知。因此二十人展不僅向中國人展示了當時的日本書壇的現狀,也為中國書法的發展提供了一條可藉鑑的道路。以後在中國書法家協會成立後,中日兩國的書法交流日漸頻繁,日本書展不斷進入中國,人們更從二十位代表書家外,了解到日本還有少字派和墨象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中國書法界,大多數書家較易接受日本漢字書法中篆、隸和北碑書法,這是清代碑派書法在日本的延伸,所不同的是日本書家對碑派書法注入了更多的筆墨情趣。與此同時“明清樣”書法也對中國書家中帖派一路給予啟迪(所謂“明清樣”書法實指中國明末清初的行草書一脈,典型代表是王鐸和傅山),這使得中國書壇對明末清初的書法遺產興趣大增。

這些作品雖然傾注了日本當代書法家的藝術創造,但由於畢竟離中國傳統不遠,所以他們的影響,隨著中國書法熱的出現,很快被中國書法家自己創造的多種風格所淹沒。客觀上說,在對書法經典的了解上,日本與中國是有差別的,日本人不是十分了解古代中國書法經典,比較注重自我表現。而中國書法家對中國書法傳統的了解則深入、透徹得多,特別是近些年來,眾多書法家主動向傳統回歸,創造了新的古典主義,書法的生命更加煥發勃勃生機。

在日本書壇並不占主流派地位的少字數派和墨象派雖不完全一樣,但卻是日本戰後才發展出來的新流派。前者以一兩個漢字為題材進行創作,既適應了展廳效應的需要,又適應了現代生活快節奏下人們遊戲筆墨的需要,當然也可視為日本戰後以來漢文化傳統急劇衰退的產物。後者則是日本受到西方現代抽象主義繪畫影響的結果,鑑於這兩種類別的文化特徵,加上八十年代前期西方美學思潮在中國的大量引進,因而對當時中國少數書法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被稱之為中國的“現代書法”流派,正是首先受到了日本前墨象派的刺激而出現的。

當中國書壇普遍向傳統回歸、重新向古代名家經典作品學習的時候,日本的書法仍然主要靠師徒相傳、近親繁殖的方法來維持書法的“繁榮”。這種“繁榮”在當今的中國是不可想像和容忍的。而日本少字數派和墨象派書法的過度發展,符號化和圖像化導致了書法的異化,距離中國傳統書法已越來越遠。不知日本對中國書法的現狀是如何看待的?還會像“文革”剛過,中國百廢待興,一些日本書法篆刻家甚至要把“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搬到日本去那樣嗎?但我們也要看到日本對書法普及教育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中國,雖然高等書法教育滯後於中國,但從小學到高中都開設書法課。在社會生活方面,我們也注意到日本中產階級以上家庭以書法作品裝飾居室的比例遠高於書法的母國——中國。良好的書法基礎教育和相對積極的社會環境背景支撐著日本書法的發展。這種書法發展越快,和中國書法的差別就越大,將成為真正的“日本書道”。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三, 11 五月 2011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