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 書法藝術融入日韓文化產品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 書法藝術融入日韓文化產品

文章索引
中日韓三國書法藝術現狀對比:隱性的文化競爭
書法藝術融入日韓文化產品
中國書法藝術現狀
日本書法藝術現狀
韓國書法藝術現狀
所有頁面

書法藝術融入日韓文化產品

在日本,書法不僅與基礎教育、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同時也融入到了諸多文化產品的設計中去。日本許多著名設計師,幾乎都是漢字專家,他們從漢字書法中汲取設計靈感,對漢字書法進行創新改造,並將其廣泛應用在設計領域,書法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典型日本設計風格的一種體現。

杉浦康平: 遊

如日本著名的設計大師杉浦康平,畢生不倦探求中國傳統藝術精髓,十分重視漢字書法在設計中的重要作用。漢字書法給了他極大啟發,在1001期《遊》封面上,杉浦設計各種“遊”字寫滿封面,表現了“遊”這個詞本身所蘊涵的錯位遊走之感。白木彰作為日本當代著名平面設計家,在其三十多年的平面設計生涯中,主要以書法作為平面設計元素,他的作品亦折射出對中國書法文化的敬仰。

日本三得利"響"(響)牌威士忌包裝

此外,在日韓很多產品的設計上,都充分體現了書法之美。例如日本三得利純麥芽威士忌包裝上,一個遒勁有力的書法字“響”佔據了畫面大半,給人以吶喊之感。在一些風味食品類包裝上,書法字活潑跳脫,而在電子信息產品包裝中,一般就使用簡潔儉省的書法字。如日本的“純酒”包裝,把宋體“純”字印在晶瑩剔透的玻璃瓶上,以字點意,格外典雅。韓國很多文化產品,也極好地體現了書法藝術的精髓,既調動了觀者的感覺,同時也適應了文化需求。

日韓對書法文化的吸收與創新,既賦予傳統文化以現代活力,同時也為我們創造性地運用書法藝術資源提供了極有意義的範式。反思國內的文化產品,原本可以和極富審美特質的傳統書法相得益彰,但很多產品給人的感覺要么缺少底蘊,要么過於西化,甚至國人對於書法或傳統藝術的審美期待反而是在日韓那裡找到了睽違已久的感覺,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藝海拾貝:日本書道的藝術性

書法,這種本自中國的藝術,在日本被稱為“書道”。二戰後,儘管日本很多方面都在歐化,但書道仍以特有的風格在發展。書道家仲田幹一將日本書道的藝術性概括為如下幾點:其一線條之美;其二文字的形狀、大小、長短、寬窄的排列、組合皆有機關聯,表現出協調的構造之美。其三,墨色之美,其深淺濃淡,充分體現了墨色變化之美。其四,餘白之美,這在假名作品中體現得更加充分。其五,變化美。如同山水畫線條粗細不斷變化,字體的形狀大小亦隨作品整體的變化而變化,如此便避免了單調,營造了一種氣韻流動之境。

鏈接:對比之下,中國書法現狀令人汗顏

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中國書法很早就在日韓受到推崇。中國是書法藝術的母國,對日韓書法產生過深遠而直接的影響,這在中日韓文化交流史上有許多歷史事件可以舉證。

以日本為例,日本書法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直接的淵源關係。盛唐時,王羲之等的法帖傳入日本,受此影響,日本書法開始確立,及至日本奈良時期,全面模仿唐朝,崇拜晉唐的書體在日本盛行,王羲之等的書體由那些來唐朝學習的遣唐使帶回日本,當時最著名的有最澄、空海、橘逸勢等。

其後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化的開始。清末民初著名學者楊守敬對於推動日本書法近代化厥功甚偉。光緒五年(1880),楊守敬(1839—1915)攜漢、魏、六朝、隋、唐的碑帖法帖13,000餘冊赴日,這些精美的碑帖給日本書法家帶來極大震撼,他所傳達給日本文人的書法理念被日本研究界稱為“楊守敬旋風”,由此宣告了日本近代書法興盛的開始。

再如韓國,早在在統一的新羅王國時代(618—935),書法家歐陽洵、虞世南、王羲之等書法家的作品就極受韓國人推崇,很多書法愛好者慕名來到中國購買。 1350年左右,中國元朝書法家趙孟頰靈秀典雅、圓轉遒麗的字即傳入了韓國,使韓國書法愛好者為之傾倒,趙體字由此在其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韓國書法的主流。

類似例證還有很多,這裡未能展開陳述。反觀這些史實,我們不難發現,對於日韓來說,我國的書法文化原屬外來文化,但最後卻變成了他們自身文化傳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我們發現,這種文化的延續傳承狀況比其母國還要好。對比日韓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弘揚,我們常常會感到汗顏。如果一個民族對自身特有的文化傳統完全漠視,長此以往,這樣的傳統藝術會在中華大地上消失。對此我們應該有一種文化憂患意識,用智慧和行動激活文化遺產的生命力。

中國視點:重視書法的文化戰略地位

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性符號,中國書法雖在2009年9月30日成功入選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在此之前,有關韓國欲將書藝申遺的報導頻現媒體。有人甚至認為,韓國大張旗鼓提出書法申遺是對當代中國書法水準與價值的質疑。

北京大學教授、書法所副所長王岳川指出:“中國文化在面對整個世界的時候是被遮蔽於日本、韓國等現代化國家後面的。”他認為“不能忽略國際之間微妙的文化競爭”,應當重新認識書法在文化戰略中的位置。

書法藝術從來就不是孤立的。如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邵秉仁所言,它的日漸式微,正是“由於當代書法藝術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傳統文化土壤正在弱化、變異”。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三, 11 五月 2011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