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2025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丁仕美篆書書法橫幅《治大國若烹小鮮》 - “治大國若烹小鮮”獻疑與三釋

丁仕美篆書書法橫幅《治大國若烹小鮮》 - “治大國若烹小鮮”獻疑與三釋

文章索引
丁仕美篆書書法橫幅《治大國若烹小鮮》
當代人辨析
“治大國若烹小鮮”新解
“治大國若烹小鮮”獻疑與三釋
釋一:因“不數撓或者煩”像“烹小鮮”
釋二:因“守時”像“烹小鮮”
釋三:因“簡單”像“烹小鮮”
所有頁面

“治大國若烹小鮮”獻疑與三釋

“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通行本《老子》第六十章中的一句話。歷代註釋家多認為是講述治國之道。並由此也言說老子言簡意賅,言近旨遠。這種說法是沒有什麼疑義的,可謂不刊之論。

但是對於此種註釋和解釋,本人寧願做如下評論:大而不當,空洞無物。何處如此解釋?請允許我舉例以示“大道之道”:此種評價如同評價一個人,曰:在性別上沒有問題,不可以懷疑他的性別。試問:這樣的解釋可以“盡”或者說“說出”“該人”的優缺好壞嗎?或者說此人區別於彼人的特徵了麼?因此要評價或者說明此人應該從此人日常所為到事業舉動等等落到實際之處來講做,比照於《老子》的“治大國若烹小鮮”的註釋和解釋也應如此,就是說要從“若”烹小鮮,為什麼像“烹小鮮”(?)、怎樣才像“烹小鮮”(?)(因為此句話七個字中前三個字明白如畫,而“若”可以肯定無疑的解釋為“好像”、“似的”,故此句話落腳點重在“烹小鮮”)來說明老子的“治國之道”,可以說惟有回答了這兩個問題,我們才可以說老子“言簡意賅,言近旨遠,文約義豐”,如此這樣的註釋和評價就不是“大而不當,空洞無物”了。本文試從這一角度對通行解釋提出疑問,並做出三種學理上的闡釋。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四, 12 一月 2012 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