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 第六頁--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 第六頁--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

文章索引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第二頁--雲岡風波
第三頁--萬人簽名
第四頁--“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黴”
第五頁--“世界上最醜陋的城市”
第六頁--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
第七頁--回到明朝
第八頁--耿彥波速度
第九頁--爭議耿彥波
第十頁--不搞“一刀切”,但要“切一刀”
第十一頁--陣痛
第十二頁--錢從哪裡來
第十三頁--瞄準300萬遊客
第十四頁--他點燃了大同人失去多年的榮耀感
第十五頁--耿市長前傳
第十六頁--修路不打大家的主意
第十七頁--謝謝你,彥波
第十八頁--請讓我幹滿一屆
第十九頁--如果留下一個半拉子工程,不可想像
第二十頁--挨一時罵還是挨千秋罵
所有頁面

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

這位被大同市民口耳相傳的市長,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10月29日上午11點,在大同雲岡國際酒店一樓的會議室,耿彥波如約出現在本刊記者面前。一雙鞋滿是灰土,跟他一起前來的幾位幹部也同樣如此。他們剛剛從一個工地回來。

眼前的耿彥波,高瘦,膚色黝黑,面相斯文,說話輕柔內斂,以至於不能讓人將他與他所做的事情聯繫起來。

“我在與時間賽跑。五十知天命,我今年51歲,有限的工作時間就是八九年。”他說,“我感覺,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來到大同既是大同的機會,也是我個人的機會,我覺得人生有幸。所以我著急。當然我不能把自己消滅,只要我身體行,只要身體的底線允許,我就向極限衝刺,挑戰極限。”

身邊的工作人員為他算過,他每天睡眠不超過5個小時。

打造一個新大同的宏大構想讓他無心睡眠,在這個構想中,雲岡景區改造和華嚴寺複建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一面嶄新的古城牆正在矗立起來。這面城牆位於古城城東,高14米,下寬18米,上寬14米,望樓12座、控軍台兩座、角樓兩座,箭樓、月城、甕城各一座,一字排開,綿延1800米,蔚為壯觀。

大同戰略地位顯要,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首都之門戶,三晉之屏藩,中原之保障。女真滅遼,蒙古滅金,均先下大同。歷史上有29位皇帝來大同征討巡邊,劉邦困于匈奴的白登之戰,明英宗被俘的土木之變均發生於附近。

明代,大同為九邊重鎮之首,設13衛所,823堡塞,307座墩台,兵力13萬,戰馬5萬匹,號稱“大同士馬甲天下”。大將徐達率軍民在歷代土城的基礎上進行“增築”,土城牆變為磚牆,並形成了格局完善、固若金湯的大同城。

清代,多爾袞攻大同,圍攻九個月未遂,最後因城內糧盡矢絕,清軍才得以進城。惱羞成怒之下,多爾袞下令“斬城”---將大同城牆削低五尺。

解放後,大同包括城牆在內的古建歷經破壞,磚牆和城樓都已經不在。不過,磚牆裡邊的土牆還大體保留著。今天,漫遊於大同城的南邊、西邊和北邊,這些土牆仍然清晰可見,牆上到處是戰爭年代留下的彈孔,不少地段被現代建築包圍,甚至有的房子就建在土牆之上。

這些土牆很特殊。古城修復指揮部總指揮王春生說:“北魏的在最裡邊,然後是唐遼金,最後是明清,層層疊加起來,極富歷史感。”

耿彥波初到大同,登上土牆,沒想到竟還有那麼多的遺存---70%左右保留著。他決心把它恢復起來。

王春生說,城牆的修建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為了做到“原工藝、原形制、原材料、原風貌”,他們找到了1907年一位法國探險家的老照片作為藍本,並請了過去燒磚窯的老藝人,手工燒制城磚。

耿彥波設想,用三四年時間,把四面城牆全部恢復起來,每面1800米,總計7.2公里長。城牆外寬10米的護城河也將重現。

塵土飛揚,幾十部比城樓還高的塔式起重機沿著城牆一字排開,嶄新的城樓露出其古樸的面容,靜靜地矗立在暮靄中。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5 八月 201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