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 第二頁--雲岡風波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 第二頁--雲岡風波

文章索引
造城市長耿彥波--(轉載自瞭望東方週刊)
第二頁--雲岡風波
第三頁--萬人簽名
第四頁--“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黴”
第五頁--“世界上最醜陋的城市”
第六頁--我一生的價值在於事功
第七頁--回到明朝
第八頁--耿彥波速度
第九頁--爭議耿彥波
第十頁--不搞“一刀切”,但要“切一刀”
第十一頁--陣痛
第十二頁--錢從哪裡來
第十三頁--瞄準300萬遊客
第十四頁--他點燃了大同人失去多年的榮耀感
第十五頁--耿市長前傳
第十六頁--修路不打大家的主意
第十七頁--謝謝你,彥波
第十八頁--請讓我幹滿一屆
第十九頁--如果留下一個半拉子工程,不可想像
第二十頁--挨一時罵還是挨千秋罵
所有頁面

雲岡風波

 初冬的雲岡石窟,北風蕭索。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城西16公里外的武周山南麓。由於景區改造,如今坐公車只能停靠在距景區兩三公里外的公路旁,還需花5塊錢打個“摩的”方可抵達景區。眼前是一座巨大的工地,一個對視覺具有極大衝擊力的景觀工程正在收尾,龐大、巍峨、復古的建築群,不禁讓本刊記者想起早年在課本上讀過的關於古代宮殿的描寫。正在進行的是雲岡大景區建設工程,建設專案包括:山堂水殿、一座北魏博物館、一個雕塑群、一條商業街以及演藝中心、大型停車場和大面積的綠化帶。

 最宏偉的屬“山堂水殿”,它是未來大景區的核心景點之一,其名來源於酈道元描寫雲岡石窟的句子,“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所眺”,主建築均為木結構,設計具有濃厚的北魏風貌。既然是“水殿”,當然得有水。是的,按照原先設計,殿堂的下面將出現一個總面積8萬平方米的人工湖。

此前,施工的這塊地方,雲岡村、麻村、校尉屯村、竹林寺村、張寺窯村等5個村落,世代守望著雲岡石窟的大佛,也靠石窟獲取部分生計。2001年雲岡申遺成功之後,承諾要對周邊環境進行整治、拆遷,但一直沒有成功,直到耿彥波來到大同,搬遷才得以落實。

另一項準備工作是339省道的改線。339省道原先從大佛前經過,穿過上述5個村落,滿載煤炭的車輛經過,風起,煤灰就落入石窟,大佛的臉色因此一天天“變黑”。2008年,這條省道實現了改線,由石窟前繞道至石窟後,改線長度6.8公里。

大景區建設工程於今年4月開工,按照耿彥波的要求,本應於9月份完工。不料卻因為一篇報導引發一場軒然大波。

8月18日,《科技日報》一篇文章首次披露了雲岡景區在建工程,隨即引來國家文物局的調查。國家文物局調查組認為,雲岡大景區建設項目中,人工湖、仿古商業一條街、窟前道路和廣場等項目,均在雲岡石窟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未依法履行審批程式,違反了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屬於違法建設工程。

尤其是人工湖專案,成為調查組質疑的重點。“雲岡石窟的岩體極為脆弱,最怕水,尤其怕幹濕交替,一吸收一蒸發,岩體就容易剝落。”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黃克忠認為,這麼大面積的人工湖,而且離石窟這麼近,造成整個小環境的改變,對石窟將產生不可預知的影響。

87歲高齡的著名文物專家謝辰生更直斥此項工程“簡直是胡鬧”。

工程很快被叫停。市長耿彥波隨即赴北京做溝通解釋工作,並協商整改意見。而在大同,一場群眾自發的運動正在醞釀中。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5 八月 201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