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學者裴鈺:17個角度看漢字繁簡之爭 - 第六頁

學者裴鈺:17個角度看漢字繁簡之爭 - 第六頁

文章索引
學者裴鈺:17個角度看漢字繁簡之爭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第六頁
第七頁
所有頁面

 

漢字簡化,沒有割裂文化,也是遵循文字規律的

學書法當然寫這個比寫這個漂亮,這個我承認。包括為什麼講日本在簡化之後,日本書法依然保留著繁體的寫法,確實很漂亮!確實很漂亮!所以我們講你識繁的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在審美,你會知道一幅書法作品有多麼漂亮,你和民族藝術距離很近。如果不認識你都不知道寫什麼,那書法藝術還能延續下去嗎?不能。

同樣的例子比較多。還有比如這幾個字,繁體字的簡化之後,它是隔斷了文化,我為什麼說簡體字為什麼沒有割斷原來的文化呢。比如說這個“與”字,這個字比繁體字的歲數還大。

還有就是今天的“淚”字,這是典型的會意字。這個字比這個字歷史要更長,更古老的字。

還有“從”字。其實這個簡體字也挺好懂,這個從比這個字歷史更長,就是兩個人跟隨嘛。這個從本身來講,當然你符合會意字了,符合會意這個概念,但是從規律性講不太好歸類。

會意字是文字之中一個最古老的一種功能,但是這種造字的方法是完全被淘汰下去的。你看英文,我們講拉丁字母,它都是什麼?都不是會意的,比如說“it”“love”就像一個符號。所以說會意字會很少,現在大量都是採用形聲字,就是好記,好認,有規律,你認識了一個字,其他字大概都認識,大概能猜出來。大量的形聲字。

簡體字最大的爭議之處:符號化傾向

當時最大的方法就是大量簡體字用的是形聲字,是像形也是六書之一,古代的造字方式,大量的形聲字代替過去的繁體字。

這個我也帶了。我為什麼今天要講這個呢。確實這些符號,這些字,比如說這個“聖”字,這個跟“體”不一樣,它是嚴格遵循了會意原則。還有符號法,這是構字法中從來沒有的,比如說這個“又”字,就變成了今天的“聖”字,這個也不像形、假借什麼的了,純粹是符號了。還有這個“僅”字,為什麼加這個,沒有原因,就是符號了。還有這個“難”字,還有“鳳”字,這個“又”跑到裡面去了。這個爭議比較大。這個講的是一個鳥,鳳是鳥,你轉成這個有什麼意義呢?就是筆劃的簡單。

這樣更簡單吧。這個不是說有固定的歸屬,一會兒跑左邊,一會兒跑右邊,還有聶耳的“聶”又跑到下面去了,所以這些都是符號化了,這些漢字到現在已經成為符號的文字了。

就是相當於字母了。就相當於“e”可以跑到任何位置,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位,沒有任何區別。還有這個“×”字。還有“風”也是如此,還有“岡”你說這個也沒法兒解釋,就完全脫離開來漢字的造字規律了。所以說“×”“又”代表的符號,目前爭議比較大。但是約定俗成來看,這些字在使用之中也被人們接受了,“風”,都願意寫這個“風”,沒有人計較它的含義。約定俗成,50多年來都這麼寫下來的。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5 八月 2010 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