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7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書法大家黃庭堅的書法人生

書法大家黃庭堅的書法人生

書法大家黃庭堅的書法人生

中國書法藝術歷經春秋、秦漢、魏晉,發展到唐代,逐漸走向鼎盛,無論筆法、書體還是書學理論等都已臻完備,尤其是法度、結字、格局幾乎達到了頂峰。

書法大家黃庭堅的書法人生

黃庭堅《花氣詩帖》,紙本,縱30.7厘米,橫43.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蘇軾、黃庭堅等傑出的天才人物在受到前代如王羲之、顏真卿、懷素、楊凝式等人影響的基礎上,憑著智慧、才能、思考和實踐努力,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個人和時代的風貌,創造出筆法意趣獨特、章法富於變化、變更古法而求新的全新面目,開拓出嶄新的被後人概括為“尚意”的宋代書風。而在多種書體上均有超人建樹、風姿獨具的當首推黃庭堅。

黃庭堅(1045-1105年),字魯直,號清風客、山谷道人、涪翁等,又被後世尊稱為豫章黃先生。書法為“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之一;文學以詩詞為主,有山谷“內集”、“外集”、“別集”計一千九百多首傳世,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創人。出於蘇軾門下而與蘇齊名,世人並稱“蘇黃”。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進士。歷官葉縣尉、北京國子監教授、校書郞、秘書丞、著作佐郞、《神宗實錄》檢討官等。他一生坎坷,幾遭貶謫,顛沛流離,仕途乖蹇,困頓不堪,這與他為人剛正不阿,恥於趨炎附勢的文人品格有關。然而,他在逆境中不折不撓,愈挫愈堅,不斷煥發出藝術創造的活力。

書法大家黃庭堅的書法人生

《黃州寒食詩跋》,紙本,縱34.3厘米,橫64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黃庭堅存世至今的書法作品僅有120餘幅,應是吉光片羽、碩果僅存之數量。論者常將其書法分為三類。一類為大字行楷書,筆法凝練沉雄,多一波三折之處,幾乎每字都有一些伸展誇張和刻意收斂的筆劃形成鮮明對比,表現為中宮收緊而四周放達的結字特色,筆法精緻,取勢欹側,風格獨特,如《松風閣詩帖》、《經伏波神祠》、《砥柱銘》等;一類為手札小行書,筆法細緻入微,佈局平實從容,承晉唐遺風,取諸家法而博採眾長,如《致無咎通判尺牘》、《元明梁縣尉岾》、《惟清道人帖》等;一類為大草,是其書法成就最奇偉、最突出,也是他自己最得意的書體,深得懷素《自敘帖》筆法,極大地彰顯出書法藝術所獨有的線條空間組合的無窮魅力。

草書是書法藝術的高境界,看似自由灑脫,實則草法和結字都有嚴格規約,非積學深厚、天資出眾者不能為,僅以“宋四家”而論,其他三位均不擅長草書。黃庭堅草書筆法精微,草法純熟,章法錯落,下筆飛動,起伏跌宕,超邁神奇,在書法史上光彩奪目,如《諸上座帖》、《李白憶舊遊詩卷》、《廉頗藺相如傳》等。後世學草書者少有不效仿、不借鑒其大草的。

除數量眾多的書作傳世外,黃庭堅還是一位卓越的書學理論家、思想家。他留下的書論多達數百篇、數万言,涉及面之廣和探究之深也在書法史上罕見。其書學思想重視一個“法”字,強調一個“韻”字,崇尚一個“意”字,厭惡一個“俗”字,最終呈現為自成一家之法。

黃庭堅書法風格的獨特自然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簡言之,首先從前代吸取魏、晉、唐諸家的營養作為基礎,在同時代又受周越、蘇軾等人影響,楷書受​​焦山殘碑《瘞鶴銘》書體的啟發。最為重要的當源自其個人的超凡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為,以及“不隨人後”、“自成一家”的超越性思想。

黃庭堅書法藝術對後世的影響是巨大而恆久的,不僅南宋、元、明諸代不乏繼承者,更有現代人追捧的明證。在2010年6月初的北京保利拍賣會上,一卷《砥柱銘》竟以4億多元的天價成交,可以說把黃庭堅,乃至中國古代書法在現代的價值體現推到了極高的地位。

在中國書法史上,能使一種書體流傳下來並成為後世的楷模已很難得,而在多種書體上均有非凡創舉,並以個人名字成就為高峰的,在黃庭堅之前僅有王羲之、顏真卿等少數幾人。若加上詩、詞、文以及書學思想諸多方面的成就,則稱黃庭堅為千古一人似乎並不為過,“文化巨匠”的稱號自然更是當之無愧。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日, 30 六月 2013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