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丁仕美篆行合書橫幅《一陰一陽之謂道》

丁仕美篆行合書橫幅《一陰一陽之謂道》

丁仕美篆行合書橫幅《一陰一陽之謂道》-1

丁仕美篆行合書橫幅《一陰一陽之謂道》

創作時間:2011年

作品尺寸:168cm x 71cm

書法釋文: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與天地相似,故不違;知周乎萬物而道濟天下,故不過;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曲成萬物而不遺,通乎晝夜而知。故神無方而易無體。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周易·繫辭上》。

南懷瑾《易經系傳別講》05章一陰一陽之謂道

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個道,不是本體之道,是應用之道。所以我常說,講中國文化有兩個問題最難解釋:一個是“天”字,一個是“道”字。中國文字是從六書來的。譬如這個道字,有時候講形而上,有時候講形而下,形而上的道是不可說、不可說的,所以說“神無方而易無體”。

有時候形而下的法則也叫道,甚至我們走的路也叫做道。所以一個道字、一個天字,有好多種定義。研究上古的文化,譬如我們讀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一個道字用了三四次,有時候用作名詞,有時候用作動詞。動詞與名詞的意義就不同了。所以我們讀古書時,對某些特定的文字,不能呆板地看。  

《易經》上講的這一句,是應用之道。宇宙之間任何東西,都是一陰一陽。譬如有個男的,一定有個女的,“之謂道”——這個道是個法則。有一個正面,就有反面。宇宙間萬事萬物不可能只有正面或只有反面的。明末清初有個大文豪,與鄭板橋齊名的李漁。他說世界本來是個活的舞台,幾千年來,唱戲的只有兩個人:一個男的,一個女的。這句話實在不錯。幾千年來,這個世界舞台上,歷史就是劇本,演員只有兩個人: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修道的人有句名言:“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單陰獨陽是不能有成就的,必須要陰陽配合。不過,這句話被後世外道的人所盜用,認為修道要一陰一陽,要男女如何如何才可成道。那是胡說,靠不住的,不要上當。但是宇宙間的法則的確如此,一陰一陽,缺一不可。如果我們拿政治哲學來講,民主政治就是一陰一陽。有你的一派,就有我的一派,這是必然的。如果清一色那就不好玩了。試想,如果人人聲音一樣、面孔一樣、思想一樣、動作一樣,沒有男的也沒有女的,大家一個面孔、一個方式,你說這個世界有什麼好玩?我想大家活不過三天就厭煩了!因為人形形色色,又要吵架、又要吃醋、又要搗亂,一天到晚都有事情做。人天生就是這麼一回事,懂了這個,也就懂了“一陰一陽之謂道”。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六, 21 四月 2012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