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秦朝《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小篆

秦朝《泰山刻石》(公元前219),小篆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用小篆統一全國文字。正規的小篆作品,是秦始皇巡遊時,在泰山、嶧山、芝罘、琅邪、碣石、會稽等地的立石刻辭,是當時的大字書法。其中《泰山刻石》最著名,傳為李斯所書。小篆線條圓勻婉轉,結字嚴謹工整,字形修長,結構簡明整肅,在對稱中呈上部收縮、下部開張的對比,既參差變化,又顯高聳之勢。

《泰山刻石》作者:

李斯,公元前284年生,公元前208逝世,楚上蔡(今河南省上蔡縣西南)人。秦代書家。字通古。從荀卿學帝王術,西仕於秦,為客卿。始皇定天下,斯為丞相。定郡縣之製,下禁書令,變倉頡籀為小篆,後世稱為“小篆之祖”。李斯篆書“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 (《書斷》卷上《小篆》)。清代王澍在《虛舟題跋》中說:“小篆開自李斯,省大篆之繁縟以趨簡易,三代以來風氣至此一變。蓋李斯筆法敦古,於簡易中正有渾樸之氣。”< /p>

《泰山刻石》介紹:

《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秦小篆碑刻,傳李斯書,為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所刻。內容是頌揚秦始皇的功德。此刻石為四面環刻,三面為始皇詔,一面為二世詔(二世詔刻於公元前209年)。南向二世詔文7行,滿行12字。傳宋拓本為223字,後不知何時被毀壞。元拓本存50餘字,明末殘存29字。清乾隆五年(1740)毀於祠火。嘉慶二十年(1815)復為蔣因培訪得殘石2塊,僅存10字,1901年羅正均作亭護之,時已僅存9字。殘石今存山東泰安岱廟東廡。現傳世的拓本以明安國藏北宋拓本為最,存165字,現在日本,其餘大多是29字本。

《泰山刻石》為典型秦小篆,在書法史上,上接《石鼓文》之遺緒,下開漢篆之先河,是中國古文字的最後階段。觀其書法,用筆似錐畫沙,勁如屈鐵,體態狹長,結構上緊下松,平穩端嚴,疏密勻停,雍容淵雅,有廟堂之概。唐張懷瓘則稱頌李斯的小篆是:“畫如鐵石,字若飛動”,“骨氣豐勻,方圓妙絕”。並非過譽。 《泰山刻石》的篆書,世稱“玉筯篆”,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來習小篆者無不奉為圭臬。李斯泰山刻石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它是秦篆保留至今的唯一真跡。據《史記·始皇本紀》載,秦始皇稱帝后曾五次出巡,先後留下泰山、嶧山、瑯琊、芝罘、碣石、會稽六處七篇刻石,皆為李斯所書。泰山刻石堪稱是李斯小篆唯一的傳世真跡了。李斯泰山刻石還是中國碑刻製度演變的重要見證。李斯泰山刻石矗立於泰山之巔碧霞祠西側。經過兩千多年的風雨滄桑,屢遭劫難,極富傳奇色彩。漢代至隋唐罕有人提起,至宋代開始引起注意。

宋真宗封禪泰山時,兗州太守獻出40字拓本。歐陽修好友江鄰幾任奉符縣令時,親臨岱頂尋訪此碑,尚存數十字。此後學者劉支專程登岱考察,製成拓本,撰為,《秦篆譜》一書。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都有著錄。明代嘉靖年間刻石被毀,僅存二世詔書29字,移置碧霞祠東廡。現流傳29字拓本即出於此。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毀於火,此石遂失。嘉慶二十年(1815年)在岱頂整修時被發現,僅餘殘石兩塊,存10字“臣斯臣去疾昧死請矣臣”,嵌於大觀峰前東嶽廟牆外側之“讀碑亭”內。道光十二年(1832年)讀碑亭倒塌,泰安縣令徐宗幹“索殘石於瓦礫中”,移至山下岱廟中保存。光緒十六年(1890年)殘石被盜,縣令毛蜀雲大索十日,得石於泰城北關橋下,宣統二年(1910年)五月,泰安知縣俞慶瀾在岱廟環詠亭附近專門建亭置放。今存於岱廟東御座,周圍以玻璃鑲嵌,使遊客能一睹李斯小篆風采。李斯泰山刻石對泰山文化的貢獻是巨大的。

秦泰山刻石立於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

此刻石原分為兩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東巡泰山時所刻,共144字;後半部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製,共78字。刻石四面廣狹不等, 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兩刻辭均為李斯所書。現僅存秦二世詔書10個殘字,即“斯臣去疾昧死臣請矣臣”,又稱“泰山十字”。據清道光八年(1828年)《 泰安縣志》載,宋政和四年(1114年)刻石在岱頂玉女池上,可認讀的有146字,漫滅剝蝕了76字。明嘉靖年間,北京許某將此石移置碧霞元君宮東廡,當時僅存二世詔書4行29字,即“臣斯臣去疾御史夫臣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清乾隆五年(1740年)碧霞祠毀於火,刻石遂失。

嘉慶二十年(1815年),泰安舊尹蔣因培帶領同邑柴蘭皋在山頂玉女池中搜得殘石2塊,尚存10個字,遂將殘碑嵌於岱頂東嶽廟壁上。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東嶽廟牆坍塌,泰安知縣徐宗幹“亟索殘石於瓦礫中”,囑道人劉傳業將殘石移到山下,嵌置在岱廟碑牆內,並寫跋記其經過。光緒十六年(1890年),石被盜,縣令毛大索十日,得石於城北門橋下,後重置於岱廟院內。宣統二年(1910年)知縣俞慶瀾為防刻石遭風雨剝蝕,在岱廟環詠亭造石屋一所,將秦泰山刻石及徐宗幹的跋和自己寫的序共3石嵌於石屋內,周圍加鐵柵欄保護。 1928年遷於岱廟東御座內,修築一座門式碑龕,將以上3石壘砌其中。建國後,於碑龕正面鑲裝玻璃保護。

秦泰山刻石歷代多有摹刻拓本,現存清聶劍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和徐宗幹摹刻的舊拓本29字兩塊刻石,均陳列於岱廟碑廊。 1987年泰安市博物館複製秦刻石全文立於岱廟后寢宮。

秦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書法嚴謹渾厚,平穩端寧;字形公正勻稱,修長宛轉;線條圓健似鐵,愈圓愈方;結構左右對稱,橫平豎直,外拙內巧,疏密適宜。元赫經讚道:“拳如釵股直如筋,曲鐵碾玉秀且奇。千年瘦勁益飛動,回視諸家肥更痴。”《岱史》稱:“秦雖無道,其所立有絕人者,其文字、 書法世莫能及。”魯迅認為秦泰山刻石“質而能壯,實漢晉碑銘所從出也”。此刻為一級文物藏品。

《泰山刻石》以29字拓本,10字拓本較為常見,傳世拓本當以明人無錫安國所藏宋拓本為最早,計存165字,此藏本於昭和十五年(1940)七月一日,由中村不折氏(1866-1943)購自晚翠軒。另一本存53字,亦流至日本,上海藝苑真賞社,日本《書苑》,二玄社《書跡名品叢刊》等均有影印,秦刻石中,僅此與《瑯琊台刻石》為真,餘皆後人摹刻。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三, 20 七月 2011 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