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042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浊酒笑谈 在历史中感悟文明的命运 —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在历史中感悟文明的命运 —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文章首页
在历史中感悟文明的命运 —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第二页
第三页
作者 萧功秦 简介
全部页面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中国与海外华人世界中,也许已经获得了迄今为止历史学著作中最为广大的读者群。我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所见到的涉及这本书的网页居然高达1350万篇。这足以见证这本二十万字的小册子的社会影响力。

多年以来,我们是在枯燥的刻板的教科书的熏染下,来认识与理解既住的历史的,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功课负担,使我们很少有机会,去发掘历史中的趣味与魅力。久而久之,我们先人的历史,在我们头脑中只留下一些枯燥刻板而又简单的印象。几年以前,曾听一位老学长说过一句颇为令人心酸又发人深省的话,他说,“你想对历史不感兴趣吗?那好办,就去读读咱们的历史教科书吧。它们一定会帮助你实现这一愿望。”

多年以来,我们,以及比我们更早读书的哥姐与比我们更年幼的弟妹,都多少有过这样的体验。长此以往,完全有理由担心,在原来的历史教学书体系影响下的我们这一代人,以及比我们更年长或更年幼的中国人,也许就会与自己的历史中断了精神上的联系。我们将只生活于这样一个既没有“过去”,因而也没有“未来”的现实世界中,生活于一个与自己的历史文明中断了对话与交流的世界中。而日益迅猛的全球化潮流,只能进一步加强这一趋势,而决不会改变这一趋势。我的姨夫是中学里当历史老师的,他常常问我,为什么只对数理化有兴趣,而不愿意学历史或其他文科,我只说了一句,历史太简单了,其实这是气话,历史当然不简单,但教科书的却简单得只剩下四大发明,赵州桥,陈胜吴广,再加上个张骞通西域,如此而己。

一直到了第一次在朋友的介绍下读到了《万历十五年》,才使我与许多同辈读者一样,大吃一惊,原来历史是这样的,原来历史是可以这样写的!古人世界的刻板印象居然从此一扫而光。黄仁宇的生动文笔,淡淡的幽默中透露出来的人生智慧,讲述明帝国宫城中的生活场景,似乎是那么信手拈来而不经意,却包含了来自于作者化三年之力研读过的厚达1000多册的《明实录》中信息。例如退朝后的百官们对司礼官唱调的嘲笑,例如大汉将军320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齐声重复九岁皇帝的“拿去”,献俘仪式上的这一场面实在令人浮想许久。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史学上的功力以及文笔的生动流畅,并非如一般通俗史著那样,仅仅是单纯地讲几个故事,提高点读者的兴趣而己。这本书里贯穿着作者对中国传统文明的命运的理解。他把一个一个与我们一样有血有肉的活人介绍给了我们,让我们也去了解他们在人生体验与命运纠缠。《万历十五年》引导我们去思考一些过去从来没有想过的更深刻的东西。揭示了中国传统文明的沉重的一面。


 

如果有人问我,你能不能用简单几句话,说出读《万历十五年》给我的感悟,那么,我要说的这句话就是,中国传统文明,已经越来越像一张硕大无朋的、无形而又无所不在的网,它把所有的人定格在这个网络的每一个格子里,让他只能以他必须遵从的方式去说话,去行动,去追求,去哭,去笑。如果不是这样,他将无法在这一个社会里生存下去,然而,一旦他这样做了,他可以生活下去,但他的命运与从此早已经注定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例如,张居正是少有的能干人,他深受皇帝信任,位极人臣,并能利用这种信任去做一番大事业,可惜他注定要成为死后的制度牺牲品,明代取消宰相一职,张居正只能是皇帝的顾问,而并无正式的决策权与任免权(见本书73页),这一特殊地位与角色,使他不得不“名不正则言不顺”地去引用私人,以造成一个推进他的事业的文官派系,并玩弄一些不那么中规中矩的手段。其结果就是,凌驾于官僚群体之上的他,必然结怨甚多,在道理上自然会惹人口实,死后被他的政敌清算一空。

取代张大学士的首辅申时行,颇懂得在朝中的放低身姿的为官之道,是个“和稀泥”的好手,也许在当时情形之下这算是既明哲保身,又能调节人事关系的最合适的做法,然而,在处处受到体制与人事关系的约束的条件下,他的妥协又被政敌攻击为“只顾目前适应,放弃原则”(84页)。

在作者的解读下,明朝皇帝也并不是天生的坏人,万历皇帝,以及正德皇帝,这两个皇帝,同样是有七情六欲的大活人,帝国的网却使他们的人性与制度发生持续的冲突,并变得越来越不近人情。在与强大的文官制度的较量中,正德皇帝狡诘而叛逆,放荡而浪漫,如果活在现代,他可能会是一个好的棒球运动员,然而不幸他生于那个环境,精力充沛的他为了摆脱宫中无趣的生活而居然御驾亲征,竟封自己为威武大将军。而万历皇帝,由聪慧好学、有远大抱负而逐渐变得心灰意懒,成为中国历史上数十年不上朝的最不负责的天子,并种下了明帝国败亡的最初的种子。

同样,模范官员海瑞、不知疲倦的大将军戚继光、哲学家李贽等人,则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饱受煎熬,这些人最终都没有做到功德圆满,有的甚至身败名裂。为什么明帝国上至天子,下至百官中的这样一些杰出人物都会遭受这样的命运?这是因为,由我前面所说的“天网”已经日益牢固地束缚着人们。这个天网就是由儒家的道德说教,复杂而繁琐的礼仪、百官必须遵守的各种官场规矩与潜规则,以及用作者所说的祖宗传下来因而不可更改的“原始而简单的制度”(179页)。

在作者看来,“皇帝的职位是一种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机构,而每一个皇帝又都是一个个人”,作者所的这句话,使人们把批判的视角,从一个一个的具体历史人物,转移到更深刻的社会背景上去。作者还进而指出,“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这句话远比对封建主义专制体制的抽象批判更有说明力。


 

这个贯穿于明帝国的政治上的天网又是如何形成的?其实,它又是那个时代的人们自己编织起来的,为了王朝的安全,为了避免种种可能带来的风险,皇帝和力求保位升迁的官吏群体,宁愿因循守旧;宁愿承受祖宗之法带来的诸多不便,宁愿让事态越来越严重,也不愿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使偶一有了深远见解的勇敢的挑战者,稍稍迎合了这种变革的趋势,也会立马淹死在“祖宗之法一字不可易”的道德义愤之中。人们所注重的只是体制的安定,只要能维持大局就行。军事上也是如此,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制度早就应放弃,代以更为合理的募兵制;零碎的补给制度,也早应集中管理,但是泱泱帝国没有能力也不允许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来部分的修补。

在过去对历史的简单理解中,我们只知道封建主义专制之封闭保守,却并没能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万历十五年》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在“天网”中的命运,让我们看到了更深刻的东西。

明帝国的走向灭亡是此后几十年的事,但万历十五年却把这一过程的更早阶段的走向,通过这一天网式的无所不在的制度,提前告诉了我们。腐朽的制度束缚了经济,大帝国渐渐衰弱老去,气息奄奄,日薄西山。僵化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已至山穷水尽地步,没有全面改革和全社会参与,任何个人行为都属无济于事。明帝国的这些皇帝们、首辅们、勇猛老练的将军们,以及孤独的思想家们也力求用他们自己的努力,来与腐朽的制度抗争,然而这种冲突中,他们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弱了,而他们自己又在为自己的政治生存勾心斗角。凡此种种现象,使任何尝试改变现实的人们无异于是以卵击石。他们或者身败名裂,或者郁郁而终,甚至成为牺牲品遭殃受害。

制度比人更重要,这是人们所熟知的至理箴言。制度之网可以给一个民族以繁荣与幸福,也可以给一个民族带来悲剧与灾难。当我们合下《万历十五年》的书页,掩卷而思时,当我们在为改革开放了四分之一个世纪的中国的未来作前瞻时,古老文明的衰落的命运,将不得不使我们举一反三。正如有人所说的,“大历史是不会萎缩的”。任何时代的人们为了自我认识,都需要反省自己民族的历史,历史学的生命力与魅力,正体现在作为一个民族的自我反思的时间之流中。


本文作者:萧功秦 简介

萧功秦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46年9月生于陕西省西安市,祖籍湖南省衡阳市,汉族。1965年高中毕业。通过自学于1978年考取南京大学历史系元史专业研究生。1981年毕业,获硕士学位。1982年起在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现兼任上海市历史学会常务理事。曾参加了1986年在南京召开的国际元史学术讨论会。目前侧重于元代文化思想史的研究。

主要论著

《论大蒙古国的汗位继承危机》,《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辑,1981年《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元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3年4月《论元代皇位继承问题》,《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7辑,1983年《忽必烈时期儒臣的反功利思潮及其政治影响》,《上海历史学会论文集》第一集,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元代理学散论》,《中国哲学》第13辑,人民出版社,1985年4月。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1-04-02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