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0917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浊酒笑谈 大历史观宗师 黄仁宇先生 详细介绍

大历史观宗师 黄仁宇先生 详细介绍

文章首页
大历史观宗师 黄仁宇先生 详细介绍
各方对黄仁宇先生评价
全部页面
黄仁宇先生 晚年照片

黄仁宇先生,史学一代宗师,英文名为Ray Huang,亦曾用笔名「李尉昂」发表小说著作。成名作《万历十五年》。1918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8日逝世于美国纽约,享年82岁。黄仁宇之父名为黄震白,号种苏,早年为中国革命初期同盟会会员。黄仁宇于湖南长沙长大,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1936年考上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不久对日抗战开始,遂放弃读了一年半的大学学业,欲从军报国,报考军校。在尚未进入军校就读的空档五个月中,他在长沙《抗战日报》觅得记者一职,担任编辑采访工作,当时的同事包括大名鼎鼎的剧作家田汉,和后来成为共党高干的廖沫沙。

1938 年黄仁宇考入成都中央军校,1940年于十六期第一总队毕业。军校毕业后任陆军十四师排长和代理连长;1943年受派由重庆飞往印度,参加中国驻印度远征军,任新一军上尉参谋,为孙立人的部下。在缅甸服役期间,常撰文报导战事,投稿到当时最负盛名的《大公报》。1944年5月,曾在缅甸密支那受日军突击右腿负伤,亦曾受颁陆海空军一等奖章。抗战结束,任第三方面及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司令部少校参谋。1946年他参加全国考试,获选保送美国堪萨斯州雷温乌兹要塞陆军参谋大学(U.S. Army Staff College at FortLeavenworth, Kansas)进修,为期九个月,被分发至人事科研习,研习内容大都是动员问题,对其日后研究历史有很大的助益。毕业后曾任国防部参谋,1950年以中国驻日代表团少校团员的身分退伍。

退伍后在日本待了两年,遂负笈美国,1952年9月到密西根大学开始半工半读的留学生涯,以三十四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明代的漕运」为题,指导教授是霍尔(John Whitney Hall )、费维恺(AlbertFeuerwerker)和余英时先生。求学期间常以绘图员和洗碗工等兼职打工维生。

获得博士学位后,黄仁宇成为南伊利诺大学助理教授,并在此结识其妻美国小姐格薾(Gayle)。1966年黄仁宇结婚,时年四十八岁。两人育有独生子培乐(Jefferson)。1967 年经由余英时教授的推荐,进入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New Paltz University College,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担任副教授,1971年升任正教授,至1980 年暑假因该校人事缩编而被解聘。在这段期间他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参与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主持的明代学术研讨会;也曾参加由著名历史学者富路德(L. Carrington Goodrich)所主持的《明代名人传》(Dictionary of Ming Biography)的编写工作。1970年黄仁宇申请到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的研究费,供其从事撰述《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Taxation and Governmental Finance inSixteenth Century Ming China )一书。1972至1973年,黄仁宇至英国剑桥,襄助李约瑟(Joseph Needham)搜集整理研究有关《中国科学与文明》的材料。当时英国《观察家》(Observer)周刊还曾以李约瑟、鲁桂珍和黄仁宇三人一起讨论的照片当封面,做特别报导。1979年黄仁宇又赴普林斯顿大学参与《剑桥中国史》(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的集体研究工作,撰写明朝部分。

黄仁宇的成名作是《万历十五年》,最初是用英文写的,书名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1981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当时为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该书并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1982和1983年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由其老友廖沫沙题笺,印在封面。后来陶希圣先生很欣赏这本书,就在其主持的食货出版社印行台湾版,并为之写读后记附于书后。自此黄仁宇在台湾成为知名度很高的历史学者,经常在各报刊发表文章,并集结成多本专书,销路都不错,可谓史学界之异数。究其原因,与其文笔风格有密切关系:黄仁宇的论着多有大的历史架构,以个人人生经历(国民党的下级军官亲身经历对日抗战而体会到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的问题,以及在美国生活多年对西方文明的认知与反思)对照历史记载,发展出一套对中、西方历史文化的解读。不拘泥于现代论文的写作格式,以较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历史似小说般的呈现,故较能吸引广大的阅读群。他主张以「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常探讨的问题包括:中国何以不能在数目字上管理?中国何以不能变农业社会为商业社会?中国的行政何以不能像西方那样理性化?而他以「潜水艇三明治」形容传统中国—上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庞大官僚体系,底层是没有明显差异的广大农民,此种说法脍炙人口,常为人津津乐道。

然而黄仁宇在学术界却是毁誉参半,褒贬互见,未能获得一致的肯定,历史学者或汉学家常质疑其半路出家,学术著作不够严谨;骤然处理数百年、上千年的大历史架构,总让历史学者觉得过于冒险,将历史解释简单化。此由其综论性的回忆录《黄河青山》(1983年以英文撰就,但表明于逝世后方能翻译出版)中屡屡述及他撰写的书(如《中国并不神秘》(China Is Not a Mystery)等)在美国难以出版的挫折,以及他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亚瑟.莱特(Arthur Wright)等知名汉学家对中国史解读和撰写方式意见之扞格,可见一斑。实则他对中国历史,尤其明代史,是下过苦功夫的,他曾在1960年代,以两年半的时间,阅读完整部《明实录》(共133 册,外加29 册附录),并做笔记,可见其功夫之扎实。

无论如何,黄仁宇的后半生毫不间断地研究历史,至逝世前仍持续有新作发表。尤其在他离开纽约州立大学的教职后,作品数量甚多,包括学术专着和报刊论文,大多数是在台湾出版,俨然成为专业的畅销作家。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着,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2000年1月8日他在美国纽约寓所,去看电影时心脏病发辞世,结束了他多彩多姿阅历丰富的人生。当时和时隔一年的最近,联合报和中国时报都举办研讨会等纪念活动,可见其作品对史学界和一般民众已产生相当的影响力。

黄仁宇似乎注定了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自十四、五岁起就开始向当地报纸投稿,写作热忱自此从未间断,当时的《湖南日报》副刊,连续登载他写的世界名人传记,每篇都有他自己手描的人物画像;18岁考上天津南开大学;抗战开始,他投笔从戎;战后负笈美国,以34岁的“高龄”从大学三年级读起,先念新闻系,后转至历史系,1954年大学毕业,其后又在该校继续上研究所,分别于1957年和1964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因多年没有新著问世,在62岁时被纽约州立大学纽普兹分校从正教授的职位上解聘。具有戏剧性效果的是,在他被解聘后的第二年,他的屡屡碰壁的《万历十五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印行,并由当时美国名作家厄卜代克(John Updike)在New Yorker杂志撰写书评推荐,1982和1983年该书获得美国国家书卷奖(American BookAwards)历史类好书两次提名。翌年《万历十五年》中文版在北京出版……从此黄仁宇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出版,几乎每本都受到热烈追捧,作品普遍受到注目,从早期的英文论著,到后期的中文论著,都有不少学者撰写书评评介,以致一时"黄书走红",有人开始筹办"黄学研究会",并申请创办《黄学研究》学术丛刊。难怪有人感叹在二十世纪最后十余年间,一名华裔历史学家、美国的退休教授,竟成为史学界在中国大陆影响最大、名声最著的一人,也真算是一个"异数"。

而黄仁宇的死,也同样具有传奇色彩——2000年1月8日他在看电影时心脏病发辞世,而在去电影院的路上,他和夫人谈话的主题就是身后事。黄仁宇含笑对夫人格尔说:“老年人身上有这么多的病痛,最好是抛弃躯壳,离开尘世。”

众所周知,黄仁宇的读者群几乎涵盖各类职业,尤以受过高等教育的非历史专业者为主。然而有趣的是,有人也不买他的账,甚至说黄仁宇“是历史学界的琼瑶””正如耿立群先生在《黄仁宇研究资料目录》一文指出的:黄仁宇在学术界却是毁誉参半,褒贬互见,未能获得一致的肯定,历史学者或汉学家常质疑其半路出家,学术著作不够严谨;骤然处理数百年、上千年的大历史架构,总让历史学者觉得过于冒险,将历史解释简单化。

在此,编者将海峡两岸学界内外评论黄仁宇先生的一些言论整理出来,让读者能多侧面、多层次地去了解他。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1-07-08 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