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1105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出错
  • 订阅数据加载错误。
Back 浊酒笑谈 晋豫之行日记(1)-萧功秦 - 第三页--士绅文化的消亡 观盲人表演

晋豫之行日记(1)-萧功秦 - 第三页--士绅文化的消亡 观盲人表演

文章首页
晋豫之行日记(1)-萧功秦
第二页
第三页--士绅文化的消亡 观盲人表演
第四页
第五页--白径古道的“荒古美”
第六页
全部页面

2006年8月12日星期六   晴    士绅文化的消亡   观盲人表演  

陵川气候极为凉爽,真是度夏的好去处。上午正式召开“陵川郝经学术研讨会”。来的人没有人认识我。这是过去开会很少经历的。但这也给我很大的自由。可以无拘无束。
第一位发言人对山西现状作了大体介绍如下,全县25万人口,占地1000余平方公里,12个乡,377村,平均一乡31村。(每个行政村平均5百人左右。)森林复盖达全县总面积一半。处于太行南之顶,海拔1200米以上,故气候凉爽。此地自1938年以来就是共产党控制之下,八路军司令部就在此地。1945年就解放。但凡是共产党治理的老区,不但过去穷,现在也是最穷的,这一点很值得深思。

发言人先后对文化概况作了如下介绍。山西魏晋南北朝时是后赵石勒控制区,此地有魏晋南北朝初期永嘉之乱崛起的石勒这个杀人魔王的墓地。县城内的崇安寺即为此而建。宋金时代,出过七个状元。(北宋状元只有一人,而金则有六人。)过去进士多达九十三名。原因是北宋时程颐在此做过三年县令,他建立的书院,培养了大批人材,其中就有元代大文豪元好问。书院转变了此地的风气,郝经出生时已经有了六世的家学渊源。他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出现的。

陵川有十四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是几乎全国第一了。据二十多年前我师从韩儒林先生学习元史时,我依稀记得,蒙古军第一次入侵金国的1213年,就沿着太行山西麓,到达过这一带地区,史称贞佑二年,河溯大乱,白骨遍野,千百人不一余。根据当年我看到的史料,此路大军的由成吉思汗的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领的右路军,大军在突破长城后,对此地的金代文化可能起到摧毁性打击。从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近代情况如何,我没有资料参考,但老区土改中的左的做法,却对士绅文化起了根本性的摧毁作用,古代人文汇萃之地,恰恰是这样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的陵川,现在恰恰是最缺乏文化的地区,几乎看不到任何与过去辉煌的历史有关的影子,此地大街上见不到一个看上去有点斯文气的文化人,除了土著农民文化,就是革命后的干部文化。望着到处都是寿衣店的凌乱不堪的街市,又怎么能想像这些赤着胳膊开摩托的人们,就是出过九十三个进士与七个状元的陵川先人的后代?为什么会如此?只有历史能解释这一点。我曾问一位山西某离休编辑,山西士绅有什么特点,他的回答很爽快:勤劳,起早摸黑,不赌不嫖,爱财如命。黄世仁式的地主在山西并不多见。相反,他们对待自己所雇佣的长工短工,颇为厚道,吃饭时,甚至会把自己平时不舍得吃的肉夹给长工吃,我问这又是为什么,他说道理都是一样的,为的是让你好好干活,正如咱们家装修房子,总要给给小工吃得好些,让他干活干得更好些。这是人之常情。这也是一种过去没有听说过的对历史的解读。我想各种情况都会有。

有一位发言者概括了山西地区自古以来的五种亚文化。这一亚文化划分颇有新意。一是晋南的耕读文化,从黄河北岸的风陵渡、永济到晋中南一带。(过去我就知道,永济还是西厢记的故事发生地。)这些地区是以先秦韩国与赵国的领域为基础的。二是汉唐以来山西作为重要边防区域的边塞文化,即山西北部的长城以南的大同为中心,三是晋中东部五台山一带的佛教文化,四是宋元以来,以山西中西部的吕梁山为中心的道教文化区。五是明清发展起来的晋商文化,以太原、祁县的平遥为中心。山西在地理上的封闭性在于,太行在东,吕梁在西,黄河与中条山在南,沙漠与长城在北。



最后更新于: 2010-08-15 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