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页 |
---|
不如拿韩寒和周久耕比一比(转载) |
第二页 |
全部页面 |
文学前辈王蒙先生刚指出:“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马上有人给这句话下脚注。报道称,南京“天价烟风波”的主角周久耕已写就一部长达35万字的长篇官场小说。自此人间少了一个贪官,却多出一位“监狱作家”。
我怀疑,早在这位房产局局长蹲监牢前,就已经动了写小说的念头。无非平日公务繁忙,一边要搞腐败,一边还要反省人生,这对他来讲难度恐怕有点大。当然,能够码出35万字的东西,无论它最后成为什么,至少也是件体力活。而这点也让人心生感慨:中国作家的门槛真低,混入文坛真容易。
如果王蒙先生那句话的意思是,在中国从事文学的人数众多,这大概没什么错。但我们都知道,判断文学盛衰的指标,不能只统计从业人数,更不是拼体力活。文学不能不追求理想、人性和良知,否则直接找一帮作家砸掉不待见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场子,岂不简单?——咱们有的是人嘛。遗憾的是,以这个标准筛选,许多人毫无疑问将被清除出作家队伍。
这两天,“韩寒”这个关键词在新浪微博上格外受到关注。知名文化人士王小山打下一行字:“谁说韩寒是当代鲁迅?鲁迅比韩寒差多了。”有趣的是,无论大家怎么看待韩寒,这场讨论的来源和文学并无直接关系,而是因为他在博客上抨击上海“倒钩执法”现象,由此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
一些博友受不了这句话的刺激,他们大概是觉得,韩寒的创作和鲁迅先生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上。这一点我完全同意。即便把韩寒的博客文字归入杂文,这些作品也确实谈不上有多少思想深度。但就我的理解,王小山拿韩寒和鲁迅比较,比的可能也不是作品,而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力度及其可能性。不过从这个角度,实际上也没必要非得比出个你高我低,不管各自所处时代背景如何,他们身上所体现的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人生立场。
< 上页 | 下页 > |
---|
- 2010-02-21 - 霸州:文化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 2010-02-12 - 让书法回到生活 “情境书法大展”侧记
- 2009-11-26 - 三大拍卖公司"疯狂"定义2009拍卖市场: 书法当道
- 2009-11-24 - 造城市长耿彦波--(转载自瞭望东方周刊)
- 2009-11-14 - 天津著名画家张锡武:艺术变则生,不变则亡(图)
- 2009-10-22 - 书法传承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代
- 2009-09-28 - 中国的“第四宗教”:书法
- 2009-09-12 - 联合早报:汉字属于全世界 别搞得老外难上加难
- 2009-08-20 - 教育部44汉字整形引发争议
- 2009-08-19 - 今天下午网站系统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