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週日, 09 一月 2011 22:45
-
白锐
-
點擊: 28354
-
單元:
中國書法 -
-
書法論文
第 6 頁, 共 6 頁
註釋:
[1] 王羲之:《蘭亭詩二首》,載逯欽立編《先秦漢魏南北朝詩•晉詩》十三卷,中華書局,1983,第895頁
[2] [德] 伽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第175頁
[3 ] [德] 姚斯:《文學史向文學理論的挑戰》載蔣孔陽《二十世紀西方美學名著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7,第435頁
[4] [5] [7] 虞和:《論書表》,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二卷
[6]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一卷
[8] 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載《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第81頁
[9] 顏之推:《論書》,載崔邇平編《歷代書法論文續編》,上海書畫出版社,1993,第28頁
[10 ]袁昂:《古今書評》,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二卷
[11][22] 唐太宗:《王羲之傳》,載房玄齡等撰《晉書》,中華書局,1974,第2093頁
[12] [19] 何延之:《蘭亭記》,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三卷
[13] 劉呴:《舊唐書•音樂志》,中華書局,1975,第二十八卷
[14] 歐陽修:《新唐書•百官志》,中華書局,1975,第四十六卷
[15][29] 武平一:《徐氏法書記》,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三卷
[16] 《唐朝敘書錄》,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四卷
[17] 陳文忠:《中國古典詩歌接受史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1998,第64頁
[18] 李綽:《尚書故事》載《叢書集成初編》,中華書局,1985年,第2739卷
[20] 注:因為本文並非考證文章,關於《蘭亭》不同臨摹本的書寫者問題仍沿用舊說。
[21] 竇臮:《敘書賦》,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五卷
; [23] 蕭衍:《觀鍾繇書法十二意》,載張彥遠《法書要錄》,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第三卷
[24] 李世民:《筆法決》,載《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第117頁
[25] 李世民:《指意》,載《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第120頁
[26] 金學智:《中國書法美學》,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第664頁
; [27] 馬宗霍:《書林藻鑒》,文物出版社,1984,第237頁
[28] 李煜:《書評》,載董誥等編《全唐文》,中華書局,1983,第一百二十九卷
[30] 《敦煌寶藏》第122冊第2544號
[ 31] 黃庭堅:《山谷題跋•跋東坡墨跡》,上海遠東出版社,第134頁
[32] 趙孟頫:《蘭亭十三跋》
; [33] 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評法書》,上海遠東出版社,第25頁
[34] 祝嘉:《書學史》,成都古籍書店,第64頁
[35] [美] 宇文所安,賈晉華譯:《初唐詩》,三聯書店,2004,第42頁
[36] 注:以下術語來自[德] 伽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日, 27 三月 2011 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