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书法 书法欣赏 丁仕美《右玉精神礼赞》(2010年),草书书法自作诗直幅

丁仕美《右玉精神礼赞》(2010年),草书书法自作诗直幅

文章首页
丁仕美《右玉精神礼赞》(2010年),草书书法自作诗直幅
右玉精神概述
右玉历史故事之:从“吉盛堂” 到“大盛魁”
没有老虎的杀虎口(多图)
全部页面

丁仕美草书书法自作诗直幅

《右玉精神礼赞》

199cm×48cm纸本

创作年代:2010年

释文:举目但见黑山头,木兰曾经在此留。千古蛮荒绿尽染,幸有我来山不孤。

丁仕美《右玉精神礼赞》(2010年),草书书法自作诗直幅

右玉老干部韩祥晚年入山,镐锹播绿,尝发幸有我来山不孤之叹,今补为全诗,亦志对右玉精神之礼赞。岁次己丑(笔误,应为庚寅)秋,丁仕美。


右玉精神概述

右玉县地处晋西北地区黄土高原,近内蒙古,近代受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60年来,右玉人民坚持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不到0.3%提高到52%以上,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宣传称之为“右玉精神”。

右玉县,古称善元县。据《山西概况》记载,秦置善元县,属雁门郡治。西汉沿用秦制,东汉雁门郡南徙后,为定襄郡治。汉末郡县俱废,北魏复设置善元县,后废。唐以后为云中县址。明洪武25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公元909年)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名右玉卫,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为县称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右玉。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府留县,归雁北道。建国初,属察哈尔省,仍属雁北区。1958年与左云县合并称左云县,1961年复县。1972年将县址由旧城迁梁家油坊。

右玉县自古为我国北方要塞,这里自春秋以前一直为北方少数民族所占领。三国时,由于连年混战,匈奴侵边,人口流失,右玉一带成了荒无人烟之地。秦初置善无县,因拓跋圭建都盛乐(今和林格尔北),右玉属都城近郊,史称“盛乐金陵”。西汉高祖初,境内又增设中陵县,隶雁门郡。明洪武二十五年置定边卫。永乐七年又设大同右卫。正统年间又将边外玉林卫并入右卫,改称右玉林卫,属大同府。清初改名右玉卫。雍正三年设立右玉县,归朔平府,府治设在右玉。民国时废县留府,归雁门道。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八路军革命根据地。

右玉 旧城外冬季

右玉县历史悠久,人文昌盛,是山西省的文物大县、文化大县,有100多件文物被省博物馆收藏。在这片古老文明的土地上,出现过不少名人志士。如北齐的高市贵,为骠骑大将军,战功显赫,官至晋洲刺史。明代的孙祥、何廷魁以及麻贵、麻承训、麻承宣、麻承宗父子均是见诸史书的将领,官职皆在总兵以上。尤其是麻贵更为出类拔萃,官至右都督,与李成梁并为名将,时人有东李西麻之称。清代亦有文武进士5人,出任知县、知府。解放后,被誉为中国“装甲兵之父”的耿耀张,爱国将领王国相,著名医学家刘治汉,著名学者、教授刘子威等都是右玉县的佼佼者。


右玉历史故事之:从“吉盛堂” 到“大盛魁”

清代北方边疆地区四通八达的驿道,也为内地商贾通往北方边疆地区从事商业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当时清政府规定:官府驿站对民间过路商队有保护职责和义务,所以,长城以北的驿路和驿站,对民间商业贸易产生了密切的关系。

早在17世纪90年代,康熙征噶尔丹的时候,清朝政府为了保证军需物资的供应,曾组织了大批的随军贸易商队。他们随同清军通过驿站深入到漠北喀尔喀蒙古,从事军粮和军马的贩运,同时也兼做一些蒙古生意。如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旅蒙商号元盛德即是其中之一。这种随军贸易的商队虽然随着战争的结束而告终,可是,一些山西、直隶等地来的汉族商人却利用已经开通的驿路和驿站,继续从事边疆地区的蒙古贸易,例如康熙年间,费扬古部队在杀虎口(今山西右玉县)驻防时,大盛魁的创始人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等,在费扬古的军队中当厨夫或服杂役。同时,也为费扬古部队采购一些生活日用品,得便时候,也采集一些蘑菇之类的东西,挑到归化城贩卖。由于他们经常出入于边关集市,特别是为费扬古部队采买食用牛羊,同蒙古人进行交易,因而逐渐学会了简单的蒙语,懂得了一些蒙古人的礼仪和生活习惯以及相互交易的一些方法。费扬古的部队,在康熙统帅下,进入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的时候,王相卿、张杰和史大学等也扮作小商贩,肩挑着货物随军前往,做随营贸易生意。不久便以他们三人为主体,结合杀虎口的几个人,形成了合伙的集体小商伙,以“吉盛堂”为“堂名”,初具商号雏形。其后创立了“大盛魁”。

大盛魁在长达二百多年历史时期中,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

清朝征噶尔丹后,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驻有重兵。乌里雅苏台是清朝统治外蒙的一个军事政治中心。在这里驻有大量军政人员,需要一些商号为他们的生活服务。大盛魁的初期,总号就设在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归化城只是它的重要分庄,它就是以乌里雅苏台为基地,为清朝的军政人员服务,开展各项营业活动的。

随着清朝对外蒙的统治进一步加强和大盛魁营业的发展。大盛魁为清朝军政服务的范围就更为广泛。除清朝驻前后营的大员和大小部门的军需供应,均由大盛魁经办外,外蒙王公向北京纳贡、值班和引见,也由大盛魁予以协助、联系,并以高利贷的办法,贷给所需的一切费用。乾隆末年,嘉庆初年,大盛魁有了很大的发展。经营范围更加扩展,清朝政府把外蒙的税收也包给大盛魁。

1803年(嘉庆8年)清廷诏令派驻外蒙的将军、参赞、办事大臣和帮办大臣等官员,会同外蒙各王公,严格检查旅蒙商的经商票照,并严令每年彻底检查一次。经过这样的检查,在乌里雅苏台、库伦、科布多、恰克图以及在外蒙其他各地进行贸易的旅蒙商,很多因为没有经商票照,或者因为所持的经商票照业已过期,被驱逐出境。有的还受到罚款和没收货物的处分。而大盛魁由于和清廷派驻外蒙的军政大员、军队和王公贵族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它不仅没有被驱逐出境,没有受到丝毫损失,而且得到了一个大发展的机会。它以极便宜的价钱,接收了那些被驱逐的旅蒙商号的铺底和货物,开设分号。这不仅使大盛魁得到了大笔意外的财富,而且接受了许多旅蒙商号多年来在外蒙的贸易关系。清朝政府没收下的货物,官员们不会处理,也以廉价赊给大盛魁,这就使大盛魁又得到了一种意外的好处。

道光年间,大盛魁一方面扩大销售地区和增加经营货物品种的数量,一方面加大放印票账的数量。这时清朝把征收驿站的费用也包给大盛魁,这样,大盛魁的业务就更加发展了。

咸丰以后,它又在一些城市广为增设分支机构和小号,不仅获得了大量利润,也形成了一个自成体系的、庞大的商业网。     大盛魁就是这样经过不断发展,成为外蒙古市场上一家垄断性的大商号。


右玉故事:没有老虎的杀虎口(多图)

没有老虎的杀虎口


这段城墙曾记录了最激烈残酷的历史,古代中国最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变成了岁月的尘埃,静静地定格在黄土地上。

这段城墙曾记录了最激烈残酷的历史,古代中国最坚固的防御工事如今变成了岁月的尘埃,静静地定格在黄土地上。

 

古长城的细节,没有修缮,完全原生态

古长城的细节,没有修缮,完全原生态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走西口,歌中的西口就是杀虎口。它位于山西、内蒙古交界处的右玉县,实际上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杀虎口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现在还留有雄伟壮观的古长城、鳞次栉比的烽火台、苍凉古朴的古战场等景点,最重要的是这里边塞的气质一直未变。

从山西太原向西北驱车,三个多小时后,就能到达杀虎口,杀虎口是雁北外长城最重要的关隘之一,是古代中原地区通往内蒙古、外蒙古的主要关口,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的杀虎口被重修成了气势磅礴的一座雄关,走近了,会发现城墙底部砖头颜色和上面簇新的成色截然不同,原来下面的石头是以前留下来的,现在的城墙是在旧址上翻新的。城墙脚下还有一个通道,往下看,一个小小的拱形门洞并不太高,然而它正是历史上“扼三关而控无原,自古称为险塞”的杀虎口。

实际上,杀虎口从未出现过老虎,它在明代被称为“杀胡口”,是时刻警惕胡人来袭的例证。据说门洞关卡故意造得很低,这样,在过关时,胡人就必须单人牵马而过,从而减少了他们冲关的危险性。城门里还遗留着一小段当时的官道,是条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宽度可供一辆马车和几位行人并行,尽管我们看来有些简陋,但当年康熙平定葛尔丹叛乱的兵马就是从这条路浩浩荡荡出发,通过“杀胡口”杀向关外平乱。战争结束后,皇帝为了安抚胡人和民族团结,特意颁旨将“杀胡口”改名“杀虎口”,借此来表现此乃一座雄关。如今,在杀虎口外有很多骏马,游客可以骑上它们,体验古时穿越雄关的感觉。

站在杀虎口城楼之上,连环堡(由杀虎堡、平集堡两座城堡组成)清晰可见,堡内是明清时期中央直属机构副将署、答税部、驿传道等八座衙门,还有康熙大帝亲征葛尔丹叛乱三军会典的校场。连环堡内的通顺桥是西口古道的起点,当年过桥的人都祈盼“走出西口,通通顺顺”,桥下的石路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印痕,据说那是背井离乡走西口的人的脚印。不过说实在话,很多景点都是如今新修的,噱头大过于看点。唯有那旷野的气氛一直从远古传承到了今天。

六十年变绿洲的荒漠传奇


如此美丽的自然风景,是右玉人六十年的坚持植树造林的成果

如此美丽的自然风景,是右玉人六十年的坚持植树造林的成果

 

秋天的杀虎口最美丽,是最佳的旅游季节

秋天的杀虎口最美丽,是最佳的旅游季节

 

方圆20公里的杀虎口不仅有雄浑古朴的古代建筑,而且还有壮观的自然景观。高耸入云的山峰随处可见,沿苍头河畔行走,可以看见松柏参天,绿草如茵。值得一提的是桦林山,山上怪石嶙峋,北侧就紧靠着万里长城,形态非常神奇。沿着桦林山前行不远就是著名的圣山,圣山的岩石裂缝中有泓泉水,冬天也不结冰,传说这是仙女下凡的一滴泪水。在蒙汉相争的年代里,汉人为把圣山围在边内,日夜征战,但一到晚上圣山便到边外,这样整整连筑十三次,但是圣山仍在边外,后来,长城脚下一村得名“十三边”。

这些美丽的风景,一半天然生成,更多是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结果,真实发生过的事情令人唏嘘。杀虎口所在的右玉县60年前只有0.3%的绿化面积……如今的右玉既有沧头河湿地公园,还有南山森林公园,绿化面积达到了50%,右玉人靠着坚韧不拔成就了人类成功改造荒漠的奇迹。在右玉种树很难,因为植树的最好季节是春天,但在春天,这里的泥土还被冻着,一直到夏天才能自然化冻,那时树苗根本不可能成活,于是右玉的县委书记的基本工作就是每年春天带领着干部群众用炸药炸开冻土,植树造林,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他们还把树苗周围的土地刨成错综的田字形,即使这样,树苗的存活率依然少得可怜,而右玉人并不气馁,每年春天继续炸土种树,就这样一代一代坚持了近60年,历经18位县委书记,才有了如今遍地红柳、沙棘、小老杨及各色乔灌木和果树的样貌。其实右玉的地底下也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即使是全国特困县时,右玉人依旧执拗地坚持种树,不愿意因为开采挖煤而破坏生态环境。

今天,站在高处,能看到杀虎口旁古长城泥墩垛子被挺拔的小老杨掩映着,山顶上有数十座风力发电的大风车缓缓旋转着,夕阳西下,更是一副田园诗的美景,但谁又能想到它背后的故事呢!

右玉的塞外美丽田园诗

右玉的塞外美丽田园诗

 

特别推荐·右玉美食

右玉美食

右玉美食

 

因为地处各民族交集地区,民族间融合的结果也造成了右玉融合各民族风格的独特美食文化。如果去右玉旅行,不可不尝哦!

土豆鱼鱼

莜面和土豆的另外一种搭配,炒着吃既是菜又像是饭。莜面鱼鱼的制作方法也很神奇,纯靠精湛的手势将莜面搓成条状,慢慢用手揉搓,用巧劲挤压出无数酷似小鱼的莜面“鱼鱼”来,据说熟手能一只手掌下同时搓5、6根甚至更多的莜面条,制作莜面鱼鱼的速度极快。最后将土豆切成块与莜面鱼鱼和大蒜叶子一起炒熟,有时候加入茄子或者别的蔬菜,土豆口感酥烂而绵软却不散形,莜面软糯而有嚼劲,味道特别香。

羊杂汤

羊杂汤是到右玉不可错过的经典美食,物美价廉不说,滋味着实鲜得紧。正宗的羊杂汤里面有羊头、羊腿、羊蹄以及肝、肺、肚、肠和血等,将羊杂切成细碎的小块,再用羊尾巴煎成油或者干脆就用当地出产的胡麻油放入辣椒、花椒、葱、蒜、陈醋等各色调料爆炒一下,加水,加入羊杂,再加入土豆面做成的细细的透明粉条。细细的土豆粉条吃起来绵软却不失弹性,糯搭搭的,比我们平时吃火锅时烫的粉条还要好吃,尤其是热乎乎的时候。

攻略

交通

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界处,右玉县西北35公里,大同、右玉到呼和浩特的汽车都会经过这里。

门票

杀虎口旅游区不收费,右玉长城历史博物馆10元/人,登长城5元。

住宿

杀虎口有条旅游文化街,可以解决食宿问题,也可以返回右玉县城住宿。

周边景区

桦林山

位于杨千河乡北8公里。山势险峻,并建有长城垛口,曾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该山桦树茂密,鸟语花香,可谓是世外桃源,因此起名为桦林山。这里一年四季美景不同,因此是摄影人梦寐以求的天堂。

右卫老城

右卫镇老城区距山西右玉县城北20公里,曾经是个边塞小城,乃兵家必争之地。现在的右卫镇依然保留着较完整的土筑城,城周10里,有四门。瓮城依存,南北各是双瓮城。城门洞存在,过去比较残破,现在正在修缮。珍贵的宝宁寺在2008年末修缮完毕,殿上特别的斗拱值得一看。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3-06-14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