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星漢日月,燦爛其中—賞丁仕美書法

星漢日月,燦爛其中—賞丁仕美書法

文章索引
星漢日月,燦爛其中—賞丁仕美書法
第二頁
所有頁面
丁仕美奧林匹克之歌大篆書法

書法釋文:

奧林匹克,生命真諦。同一夢想,天下同一。

優美剛毅,充滿活力。人體運動,壯麗無比。

堅韌不拔,勇猛搏擊。心靈展示,力量凝聚。

成就輝煌,公平正義。理解尊重,君子爭比。

文化科技,精神火炬。燦爛芬芳,典雅絢麗。

東西交融,人文歡娛。追求卓越,永不停息。

共同發展,互相學習。和平象徵,五環旗幟。

聖火之光,普照大地。和諧世界,無限生機。

更快更高更強,團結進步友誼。

賞丁仕美書法

丁仕美之睿智,文學藝術界圈子裡的朋友早有共識。但當我看到他的書法作品時,領悟到的卻不止於此。

200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光明日報》看到了一篇有關丁仕美人物專訪的報導,讀後頗感欣慰,為他的成功而驕傲、高興,因為這位書法家乃是一名煤礦工人。

丁仕美是山西省右玉縣人,生長在20世紀60年代。從小隨族中賢人習書,哪怕是最困難的時候也不曾懈怠。從上古甲金到明清大家都有研涉。後來又就讀於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親承季羨林、汪曾祺、劉藝、葉朗等多位著名大家之謦欬,才藝又提高到了另一個層面。由專轉為廣,由唐楷、北碑、漢隸、秦篆一路入金出卜,書內,書外,一碑、一帖,取經、取法,運用他自己搜尋到的史料和傳世墨跡,使研究對象具體化、生命化。從他家中豐富的藏書,從他的大量書法作品中,均可以看出其文化素養的厚重。

丁仕美書法的藝術構成,所表現的正是中國哲學的深刻內涵。它既是時間藝術,也是空間藝術,與美術同源,又有詩意成分。古人說,書法不能沒有法,但僅有法,未必能得書之道,而書能入道,則必有法的存在。學書練字不悟其道,不得其道,則為字匠。


書法藝術是根據自身規律不斷變化發展的。丁仕美的書法在用筆上頗下工夫。他對書法的領悟、學養功夫集中體現在筆上。筆是動與靜的橋樑和紐帶,通過筆對紙的作用和紙對筆的反作用,方能有藝術的表現。如其草書作品,給人以動不躁、靜不板,動呈外雖動而內靜;靜做到了外現靜而內含動。每一點、每一畫都賦予了情感,有血脈,有彈力。點如懸崖墜石,飛白更是飛流直下的瀑布,一瀉千里。更有縈帶纏綿,老樹枯枝。可為剛而非石,柔而非泥,似鐘錶的發條,破空殺紙,體現出用筆之功力。

求新是丁仕美的另一個特點。藝術的繼承和發展是新陳代謝,不是肯定其結果,這是事物發展規律。只有否定,才能繼承,沒有否定,只能成為模擬、模仿。縱觀丁仕美作品,在選用材料和格式上非常講究,有純生宣紙,有不同色彩的仿古宣,而且不同材料、不同顏色配合不同內容,使作品與材料搭配更完美。在內容與尺寸的搭配上更注意通篇內容的完整,每個字都能獨立成體,每行又都與主體相一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技法之大膽,行筆之詭譎也是其創新之處。他把古典美與現代美相並存,追求勻稱亦兼怪異,嫻靜仍兼狂亂,纖巧亦現笨拙,以笨顯巧,以怪顯正,以狂顯嫻,超越了那種單調勻稱、嫻靜、纖巧等版本型的效果,令人回味無窮。如他用卜文的筆法來表現金文近而又融注於草書創作就是一種新的突破。清初傅山先生提出“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脫變而求不變,亦無法把握不變,脫不變而求變化也不能獲得變,既變新又守本,互相兼容,必煥發生機,始竟臻妙。

總體而言,丁仕美的書法作品,既有鼎、碑雄強、厚重、質樸等鮮明特點,又有刻帖、遺墨清麗、婉約、綿長的韻味。其書風碑帖皆融,沉雄灑脫,結體與線條均不假修飾而一任自然,同時重視線條、墨色的豐富變化和結字的騰挪轉讓。情感和靈性的流露,無論是巨制佳構還是尺牘數紙,字裡行間處處充溢著直率、樸厚、開張,且具有相當純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像和藝術表現力。善於打破平衡的格局。敢於在疏密上強化對比,以變得勢;敢於在斂收上孕化生機,以動造勢。通觀縱覽其謀篇結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青山白雲,週天運行……終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時代藝術風格。

最近更新在 週三, 22 六月 2011 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