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對左雲發展邊塞文化的幾點思考 - 第二頁

對左雲發展邊塞文化的幾點思考 - 第二頁

文章索引
對左雲發展邊塞文化的幾點思考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所有頁面

中國歷代政權之所以不斷修建長城,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原的農業民族為了規範與游牧民族之關的關係所做的努力。長城沿線大體上與農牧區自然分界線相吻合,中原王朝因為無法擊敗飄忽不定的游牧民族,又要時刻防備突如其來的偷襲,廣築長城就成為農業文化區一種不失為明智而有效的對策。通過這道橫跨東西的人工屏障,阻擋游牧民族的騎兵,這是歷代政權修築長城的最根本原因和最大動力,長城構築中的設計施工,從位置走向的確定到障、堡、敵台、煙墩(烽火台)等整個防禦體系的配置,以至城牆形制結構、選材用料,都巧妙利用地形地物,因地制宜,其構思的精巧合理令人嘆為觀止。長城在當時對於保護中原地區的農業生產,保存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中華民族運用萬里長城這道軍事防衛線和經濟、文化匯聚線,巧妙地控制、調節中原王朝與北方游牧民族的關係,把農業文明和游牧文明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效地促進了民族融合、邊疆開發和國家統一。只有把長城的修築放在農業文化與游牧文化的關係上、放在邊塞文化的背景裡,才可以更好地體會這一世界奇蹟的形成過程。如今,兄弟民族之間早已是乾戈化為玉帛,但邊塞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碰撞中融合的歷史見證,作為凝聚中華民族的歷史豐碑,很值得我們認真加以總結和借鑒。從邊塞文化的開發與建設工作,我們可以體味到一部濃縮的中國歷史,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璀璨與輝煌。

第二,左雲發展邊塞文化大有可為。

左雲地理位置險要,又正好是處於農業文化與游牧文化的交界地帶,歷史上曾是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友好往來的重要關口,也是游牧民族與農業民族發生衝突時的必爭之地,游牧民族不到此難以南下,農業民族不據此不足以御敵。歷史上農業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往來、衝突與融和,都曾在這一帶展開。兩千多年的歷史積澱和人文薈萃,在左雲這塊寶地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厚重的邊塞文化成為左雲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亦成為傳承歷史的文脈,形成北方獨有的文化魅力和旅遊特色。如這裡有春秋時期北狄白羊部族所築的白羊古城,據今已有2500餘年的歷史;五路山的蹄窟嶺相傳是西漢時期王昭君出塞時所途經之處,動人的傳說令人感慨不已;五路山上的土塚群據專家推斷系北魏政權的皇陵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物價值。兩狼山的李陵碑是北宋名將楊業壯烈殉國的地方,其英武的氣慨令人肅然起敬;至於在邊塞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的長城文化,左雲更是得天獨厚。左雲境內有三個朝代的長城遺址,即東漢長城、北魏長城和明長城。東漢長城從豬兒窪村起,向北延伸至寧魯口與北支會交,長約32公里;北魏長城亦稱畿上塞圍,從寧魯口起沿五路山底一直向右玉延伸去,長約11公里;明代長城稱之為大邊,從保安村東新榮區2.5公里入境延伸到二十邊村西出境進入右玉縣,全長43公里,明長城垣堞崇隆,墩堠峻整,雄險壯觀,古老滄桑,尤其是八台子村西摩天嶺長城,被人們稱為小八達嶺,是居庸關以西的一段雄偉長城;歷史上的險塞關口、軍馬場、駐軍屯兵、養馬存草、養兵存糧、邊卡驛站等邊堡屯寨墩台在左云隨處可見,如明代在左雲所建的寧魯、威魯、黃土等城堡,是晉北的軍事要塞及重要關隘之地;另外像鎮門藏兵洞也是邊塞文化的重要史蹟。在游牧民族侵擾時,鎮門天然洞穴成了戍邊將士和群眾躲避兵災的洞穴,成為邊塞文化一個別具特色的景點,等等。走近左雲,人們處處都可以感受到邊塞歷史文化的氣息和遺存,感受到一種內在的邊塞文化神韻。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5 八月 2010 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