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濁酒笑談 司徒雷登:別了六十年還要回來 - 第三頁

司徒雷登:別了六十年還要回來 - 第三頁

文章索引
司徒雷登:別了六十年還要回來
第二頁
第三頁
第四頁
第五頁
所有頁面

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如果我們接受司徒雷登的故鄉申請,也許,最大的理由就是他對燕京大學的貢獻。

台灣出版的《傳教士、教育教、大使》一書層這樣評價司徒雷登,中美關係共約二百餘年,可分為四個層面:文化、宗教、政治及經濟,司徒一人橫跨前三個層面,在中美關係史上無人出其右。他一生在宗教、尤其在教育工作上,為上帝、也為中國人民服務,聲望崇隆,載譽史冊。他讓一個藉藉無名的燕京大學,成為中國現代大學的翹楚。

燕京大學在哪?很多人早已不知了。但是,人們視為中國教育聖地、校園美輪美奐的北大,就是掠人之美,佔用的燕京大學的校園。燕京大學(Yanching University) 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教會大學,在1952年的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中被撤消。社會學係並入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文科、理科併入北京大學,工科併入清華大學,燕京大學校址“燕園”成為院系調整後的北京大學校園。

燕京大學成立於1916年,它本來是由華北地區的幾所教會大學合併而成的,初期名為“北京大學”。 由於是不同的教會合辦、不同的學校合併,起初管理非常混亂。

1919年1月,司徒雷登出任校長,燕京大學開始發生巨變。他上任後,立即對學校進行了改革,並把學校更名為燕京大學。隨後開始建設新校區,向社會各界募捐。先後10次遠涉重洋,籌集了數以千萬的巨資, 短短十年間將一所蝸居似的學校建成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美麗的校園“和有成就的大學。

司徒雷登先後不惜出重金延攬中外著名學者如吳雷川、許地山、鄧之誠、郭少虞、顧頡剛、趙紫宸、容庚、錢穆、吳文藻等人來燕大任教,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學術地位。在教學思想上,該校不強調基督教教育,提倡學術自由,校訓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 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從1929年起,正式設立了文學院、理學院、法學院,總共有近20個系。

到1930年代,燕大已發展成為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會大學,成為為與北大、清華比肩而立的著名高等學府。畢業生主要活躍在中國的教育界、政界和宗教界。黃崑、侯仁之、孫道臨、(冰心以及外交部長黃華等,都是燕京大學的畢業生。

司徒雷登同情學生運動,曾明確支持中國人民的“五四”運動和“五卅”運動。在“九一八”事變後,他親自帶領學生舉行抗日大遊行。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司徒雷登作為“敵方人員”被日本人投入監獄,被日軍關押在山東濰縣集中營(長老會樂道院),囚禁了四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後獲釋。這期間燕大也被迫遷往成都,借用華西協和大學的校園。

1945年,獲釋後的司徒雷登繼任燕大校長(後為校務長),直到離開中國。

毛澤東也曾對司徒雷登的辦校表示讚賞。據載,在重慶的抗日戰爭勝利晚會上,司徒雷登與毛澤東見面,毛說:“噢,你就是司徒先生,久仰,久仰!你們燕大同學在我們那邊(指延安)工作得很好。”毛澤東還曾設宴招待司徒雷登,感謝他對中國教育的重大貢獻,並歷數燕大學生在抗日戰爭中的種種表現,備加稱讚。



最近更新在 週日, 15 八月 2010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