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濁酒笑談 1587,一場華麗的腐朽--評《萬曆十五年》 - 第二頁

1587,一場華麗的腐朽--評《萬曆十五年》 - 第二頁

文章索引
1587,一場華麗的腐朽--評《萬曆十五年》
第二頁
所有頁面

一代名將戚繼光也在年底歿了,他一生驕傲的抗倭事業也沒了下文,因為那本就不是“倭寇”,而是過於嚴苛的商業貿易管制導致的“官逼民反” 。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我們無上的天朝大國竟然只允許“朝貢”這種非貿易的商貿活動存在,可全世界都在等著中國的棉布、絲綢、茶葉、瓷器。於是化身“倭寇”的東南沿海商人開始秘密地到日本,到東南亞,甚至美洲進行貿易。與此同時,全球每年開采的白銀數量的一半都嘩啦啦地流進了大明帝國的口袋,可這些錢進了門之後竟然如同小碎石投入了深海,啞然沒了聲音。以我淺薄的經濟金融知識揣測,這應是中國社會當時極端低下的貨幣化水平所致。中國自兩宋以來民間商品貿易已經非常發達,雖然北宋時四川已有紙幣出現,但市場上的硬通貨仍然是金銀銅。而貴金屬貨幣的鑄造權自漢武帝起全部收歸中央政府(漢初地方藩王可鑄幣結果後來導致七王之亂),當時顯然也不懂得按照市場需求進行宏觀調控,不斷增長的貿易和相對固定的貨幣供給導致中國社會長期都處在一個高通貨緊縮的狀態,雖然白銀在不斷湧入,想要填補這個幾百年形成的巨大缺口卻不是那麼容易,於是大明帝國成了世界的“儲蓄箱”。這樣看來如今這明代中國同今日中國一樣,不僅是“世界工廠”,而且貿易存在巨大順差,握有全球最高的“外匯”儲備。

但大明帝國並沒有把這全球財富變成自己前進的動力。有了錢的商人讓孩子們讀書,入仕途,做地主,因這社會總還是“農重商輕”。但封建制度到底是快走到它的盡頭了,刻板的八股舉士讓整個社會的失去了自由思考的能力,偶爾出現一兩個值得書寫的學者,譬如書中第七章提到的哲學家李贄,卻也陷入自相矛盾的怪圈。精神的空虛帶來的是物質上的極度縱慾,所有生活的細節都被無限放大,精巧繁複的建築、傢俱、服飾、餐飲…社會風氣每況愈下,竟然出現有錢女子嫖男妓的可笑情節,整個社會的混亂失控可見一斑。而與此同時,29歲的努爾哈赤在東北布教令於部中,他的八旗子弟正磨刀霍霍;西班牙無敵艦隊即將出征英吉利,揭開世界歷史新的一頁… “1587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昇平,無事可記,實際上我們的大明帝國卻已經走到了它發展的盡頭。在這個時候,皇帝的勵精圖治或者晏安耽樂,首輔的獨裁或者調和,高級將領的富於創造或者習於苟安,文官的廉潔奉公或者貪污舞弊,思想家的極端進步或者絕對保守,最後的結果,都是無分善惡,統統不能在事實上取得有意義的發展。因此我們的故事只好在這裡作悲劇性的結束。萬曆丁亥年的年鑑,是為歷史上一部失敗的總記錄”(全書結語)。

黃先生的書,字裡行間總流露出一股因為深深愛戀而生出的惆悵哀怨。我讀罷,心裡也是難受。 1587, a year of insignificance,然而這之後,東西方的發展開始急速分化,不到300年,世界實力的強弱結構已經全盤改寫。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在,很多東西當然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讀史明志,這個民族未來要走向何方,答案在你我手中。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日, 01 五月 2011 1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