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丁仕美小楷書法橫幅,《臨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又名《洛神賦十三行》

丁仕美小楷書法橫幅,《臨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又名《洛神賦十三行》

文章索引
丁仕美小楷書法橫幅,《臨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又名《洛神賦十三行》
《洛神賦十三行》 - 版本
《洛神賦十三行》 - 書帖
所有頁面

丁仕美小楷書法橫幅,《臨王獻之玉版十三行》 又名《洛神賦十三行》

丁仕美小楷書法橫幅,《臨王獻之玉版十三行》又名《洛神賦十三行》

78cm×32cm

狀元箋

臨書:2010


《洛神賦十三行》 - 版本

王獻之小楷書曹植的《洛神賦》,自宋代以來,僅殘存中間十三行,所以一般人都簡稱為《十三行》,真跡已不復存在。

《洛神賦十三行》墨跡在宋元時流傳有兩本:一為晉麻箋,在元代初期歸書家趙孟頫所得,定為王獻之真跡。一為唐硬黃紙,後有柳公權等人題跋,趙孟頫定為唐人摹本,後人疑即柳公權所臨。這兩本在宋代都曾刻石,明清兩代輾轉翻刻,但基本上還是出於這兩個底本。現傳無柳跋本的石刻,都推“碧玉版本”為最精。這是明萬曆時杭州西湖葛嶺地下發現的一方石刻,石色深暗,被人美稱為碧玉,“碧玉版本”初拓本,存字大都完好,其它石花處亦自然清晰。因其地為賈似道半閒堂舊址,所以後人認為是賈氏所刻,後歸歸陸夢鶴、翁嵩年。清康熙間入內府,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後,此石流入民間。解放後由國家收購,藏首都博物館。世傳還有與此相同的一本,號稱“白玉版本”,筆劃比“碧玉版本”略枯瘦,石花剝落處有刀刻的痕跡,可知是一種翻刻本。

《洛神賦十三行》

王獻之所書《洛神賦》(十三行)體勢秀逸,虛和簡靜、靈秀流美,與文章內涵極為和諧,這件佳作被後人譽為“小楷之極則”,清楊賓《鐵函齋書號》認為“字之秀勁園潤,行世小楷無出其右”。從《洛神賦》(十三行)中可看出,王獻之的楷書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為縱勢,已是完全成熟的楷書之作。


《洛神賦十三行》 - 書帖

《洛神賦》,三國魏曹植撰,王獻之書於麻箋上。到唐代書跡已殘缺。南宋賈似道先得九行,後又得四行,刻於水蒼色石上,美其名曰'碧玉',故稱'玉版十三行'。另一墨跡硬黃本,後有柳公權等人跋語,趙孟NFDA2認為是唐摹,有人認為即為柳公權所臨。兩種墨跡皆已失傳。此帖翻刻極多,以碧玉版為精。

王獻之的小楷雍容和雅,柔中寓剛,肌膚妍麗流美而風神秀逸,格調高雅,確為傳世'小楷之極則'。此帖上溯鍾繇,和王羲之的《樂毅論》一樣,與《宣示表》一脈相承。只是《樂毅論》用筆內,《洛神賦》則用筆外拓。其點畫嫵媚娟秀,橫豎撇捺處處帶著放逸流暢的筆風,尤其是捺筆,均以重長的筆態增其美俏。此帖在結體上也非同尋常,雖是小楷,卻有大字氣概,結體疏朗而茂實,虛和簡靜,寬綽靈秀。正如清人蔣和所言:'《玉版十行》章法之妙,其行間空白處,俱覺有味。 ’無一點塵俗之氣,不受一點束縛。

《洛神賦十三行》 - 意義

此帖在楷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楷書源於漢末,而成熟於魏晉。現存最早的楷書作品傳為鍾繇的《宣示表》、《薦季直表》等,尚存隸意。至晉代,經王氏父子改進而完善。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小楷,已足見其法度完備。王獻之則突破其父的成法束縛,別創新法。此帖點畫勁健,體勢峻拔奇巧,風神秀逸蕭散,是楷書中追求寫意書風的經典之作,在楷書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也產生過廣泛的影響。後世楷書對所謂晉人格調的追摹,無不以《洛神賦》為圭臬。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三, 20 七月 2011 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