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100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浊酒笑谈 一条最合度的道路:“中庸智慧”再思考

一条最合度的道路:“中庸智慧”再思考

一条最合度的道路:“中庸智慧”再思考

古人用琴棋书画陶冶情操,助养合于中道的人格

“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维模式。然而,我们对“中庸”到底了解多少,是否存在着误读与曲解?中庸智慧今天是否依然适用,应该怎样去认识和“激活”?我们特邀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哲学学者接受访谈:

“中庸智慧”再思考之一:依健全理性而行 访谈嘉宾:万俊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中庸就是执两用中,但执中不是半斤八两式的静态结构,而是事物发展的两种极端可能性之间的动态均衡

●达到中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还是有迹可循、有法可求,那就是充分运用理性

●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是封闭的,也不是杂烩的,而是中庸的,它需要在古今中外四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

问:传统认为,中庸是中国特有的哲学智慧与思维方式。究竟怎样理解中庸?中西方于此有无共通之处?

答:按照中国儒家的理解,中庸就是执两用中,即两极之间取其中。但执中不是半斤八两式的静态结构,而是事物发展的两种极端可能性之间的动态均衡,比如人格的文质彬彬,行事的不偏不倚。

西方也有类似的思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很推崇“命中中间”。做事情要把握最佳的度,拿捏到这个度,就是命中中间。比如,奢侈与吝啬的中间是节俭,鲁莽与怯懦的中间是勇敢。有德性的人就是能够拿捏到这个最佳合度,从而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地点做恰当的事的人,即中道之人。

无论是儒家还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中庸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行为方式,都是一种高超的智慧。它看起来简单,但要达到并不容易。人们在遇到任何事物、处理任何问题时,都要尽其所能地寻求最佳处理方式或解决方法。譬如,我们在照相取景时,要尝试不同角度,才能找到一个最佳角度。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也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决断。然而,每个人的认知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时都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尽量突破局限,克服片面性,才能达到对事物的普遍的具有真理意义的认识,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方式,即比较符合中庸的应对方式。

由此可见,中庸的实现需要一种洞见,一种独特的视角,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它是一种平凡中求不平凡的方法。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需要人们具有很高的眼界,很敏锐的感觉,很深厚的经验知识积累,才能确定此时此地最合度的方法。

问:作为一种智慧境界,中庸难能可贵。但从个体生活乃至人类历史的整体轨迹来考察,中庸又时常受到非难与批评。这该如何理解?

答:在某些特殊时期和情形中,人们常批评中庸,但在正常的现实生活中,在古今中外历史上,却并非如此。比如,个体的就业问题。面对各种可能,我们需要综合考量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个人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均衡关系,然后来分析某一个工作机会是不是符合我的兴趣和理想,是不是与我的能力相当,是不是较能发挥我的才干。一个政府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就是一个好政府,而一个人能够通过理性思考把握最佳机会就是一个成功的人,当然也是一个在某种程度上致达中庸的人。因为据此所做出的选择效果最好,风险最小,在认识和实践中最接近于合宜和合意。

由此可见,中庸的实现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行为主体的判断和选择;第二,客观环境和主观条件;第三,机缘。虽然达到中庸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很高的境界,但也还是有迹可循、有法可求,那就是充分运用理性。理性支撑着个体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正确运用理性就代表着一种中庸致思,中庸致思即可达到健全理性,依健全理性而行即是智慧之举。

作为方法的中庸可能会让人觉得没有张力,这是一种误解。从哲学上说,思维的张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真理,但真理并不存在于张力的两端,而在其过程和中间。我们一方面不要害怕和回避这种张力,另一方面也要清楚真理的所在。一根琴弦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演奏最美妙的音乐?那就是在它张弛合度、松紧适当的情况下,即在两极中间。
问:在哲学思想和社会历史演变中,中庸的效力是如何体现的?

答:哲学史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问题型的,如:尼采、维特根斯坦、海德格尔。他们的思想比较激进,剑走偏锋,语不惊人死不休,凭借激情、想象,把问题追至极端,无所不用其极,最终寻求问题的深刻解释或解决。问题型哲学家对于突破既定传统和思维定势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然而,诚如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所言,人类思想的进升既需要狐狸——那些问题型的哲学家,也需要刺猬——那些综合型的哲学家,比如:近代的康德、黑格尔和当代的罗尔斯。他们不忽略任何哲学问题和观点,善于从各种哪怕是极端的哲学观点中,发现综合、整合的可能。他们往往热衷于体系构建,立论相对中肯,即使对于他们所批判的观点,也不完全否认。

不仅在哲学理论中是如此,在社会实践中也是如此。比如战争。战争在革命年代是必要的,但革命只是社会进程的一个方面,是被迫的选择。纵观人类历史,革命和暴力决不是历史的常态;不是为革命而革命,而是为建设而革命。历史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当然有其历史意义,他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但同时也需要建立秩序,以便进行有效的国家治理。但在和平年代,稳定和谐就成为最高的政治价值,需要循序渐进。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具有中庸品格的民族和政权将最后取得胜利,因为它们的行为和观念恰当适度、健全合理。它可能在某一时刻的行为方式不是最好的,但从长远看来,却是最恰当的。

问:在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和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庸对于大国形象的塑造有何作用?

答: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体现在经济、军事、政治诸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方面。盛唐之所以为盛唐,在于其繁盛的文化。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不是封闭的,也不是杂烩的,而是中庸的,它需要在古今中外四极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百花齐放,各美其美。多元文化的蓬勃生机与核心价值引领的均衡正是构建和谐世界的文化精神基础,而善于学习的文化才是最伟大、最丰富的文化。善于学习代表着一种文化的自觉、自信、自强姿态,是文化进步的永恒动力。这是我们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社会的根本理由。

美国的强大,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美国的文化一度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美国的当代困境,主要并不是其经济力量、军事力量的困境,而是其学习态度的减弱、学习精神的丧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导师心态。一般而言,导师心态总是容易导致封闭,容易走向权威主义、绝对主义和信仰主义,实与理性精神相背。中国的强大和可敬可畏之处也正在于中国的学习型文化,总体上我们一直保持着自汉唐以来的文化学习姿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无论如何不能失去旺盛的学习精神和学习能力。中庸的智慧告诉我们,要平等地对待人类社会的多元文化,相互学习,养成习惯。这既是文化强大的前提,也是文化真正强大的表现。

一条最合度的道路:“中庸智慧”再思考-1

一条最合度的道路:“中庸智慧”再思考之二 访谈嘉宾:李景林(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中庸”体现在人格方面,强调文质兼备;体现在学问方法上,要求学思并重;体现在气质上,要求“中行”

●我们以自我中心的立场来对待他人,以人类中心论的立场来对待自然世界,情发不正,导致“天地不位”,“万物不育”

●灵活性、原则性是中庸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礼和道,是君子中庸之德的内在原则和尺度

问:中庸的原初含义是什么?

答:庸字古注都解释为“用”。中庸,也就是“用中”,即在现实行为中贯彻“中”的原则。孔子赞扬舜的大智慧,说舜“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于民”,就是这个意思。

在儒家文化里,中庸既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同时也是“至德”,即最高的德。作为方法论原则,它贯通于儒家思想的方方面面。譬如,在人格方面,强调文质兼备。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偏胜于质的人会显得朴野,偏胜于文的人会缺乏敦厚,二者的中道才是君子;就学问方法来讲,要学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中道,才能获得真知;就人的气质来讲,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人的性情或激进,或保守,理想状态应是“中行”。

孔子还把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来看待。在他看来,中庸不是一种外在的方法,也不是一种技术层面的要求,而是人的内在德性自由在现实行为上的体现,是一种精神成就。人的情意发出来,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才称得上是中庸。

问:既然是一种精神成就,那么中庸岂非很难达到?怎样做才算趋近中庸之道呢?

答:中庸难就难在,它不是一种主观、盲目的冲动,而是具有理性的情感,我把它称作一种“中道理性”。它的表现是顺乎自然和社会历史规律的真情实感。

《中庸》第一章讲“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讲的就是情感表现合度的问题。人们应对周围的世界,基本方式是“以情应物”,平等、客观地对待他人、它物,参赞天地化育。所以说“中和”是“大本”、“达道”。人的精神生活、价值观念调适合度,是社会秩序良好的根本前提。现代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东西方矛盾、民族矛盾、社会内部的矛盾、生态不平衡等等不和谐的现象,表明人类价值观念存在很大的问题。我们以自我中心的立场来对待他人,以人类中心论的立场来对待自然世界,情发不正,人类社会、天地万物就不能以本来面目呈现自己,因而不中、不和,导致“天地不位”,“万物不育”。

问:中庸常被当作折中、调和、油滑的代名词,这其中显然有误解。为什么呢?

答:中庸由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是其灵活性,另一方面是其内在的原则性。这种误解,是因为只看到其灵活性而忽略了其原则性。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君子能够做到中庸,随时而中,不偏执,不拘泥,因时势和环境随时变通,这也就是孔子所谓的“权”,即灵活性。“权”是秤砣,秤砣要随物的轻重来回移动。知通权变,不墨守成规,才是道的最高境界。孟子也讲到“权”。有人问他,嫂子掉进水里了,要不要伸手救她?孟子回答:“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嫂溺不援,是豺狼也。”在特定的情况下,只知恪守礼的教条而不知变通,恰恰违反了制礼的精神,有权变才能真正达到“中”。

另一方面就是要坚持其原则性。《礼记·中庸》把君子的时中和小人的肆无忌惮进行比较,孟子则讲到乡愿和中道之士的根本区别。孔子说:“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孟子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君子在行为上的灵活性,以内在的道义原则为基础,所以是道德自由的现实表现。孔子指出,君子的中庸之德表现出一种“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的人格特质。这与小人的唯利是图、随波逐流、肆无忌惮根本不同。孔子尤其厌恶乡愿,说:“过我门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唯乡愿乎!”“乡愿,德之贼也!”“乡愿”最根本的特点,是缺乏内在的价值原则,对流俗社会曲意逢迎,借以获得美誉善名。这正是我们一般所批评的折中调和的老滑头。更令孔子不能容忍的是,乡愿者貌似忠信,似是而非,以假乱真,搅乱是非善恶,败坏社会价值尺度,实在比一般的小人、恶人危害更大。所以孔子斥之为“德之贼”。

问:儒家反对乡愿,而现代社会的浮躁似乎更易助长缺乏操守的乡愿人格的形成。在变化极大的当今社会,中庸还适用吗,能否医治这种风气?

答:礼有仪、义两个方面,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变通,所谓“三王不袭礼,五帝不沿乐”,三王五帝的礼仪都是变化的。我们所把握的原则是“义”,具体的节文仪式都可以变通,因应现实,而在这礼仪礼俗的革新变易中,却贯通着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义”。

中庸的自由,具有自身内在的价值尺度。《礼记·中庸》指出,真正的君子人格,表现为“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若没有内在的原则,容易受到不良流俗的影响,所以必须养成内在的德性,树立起超越性的价值尺度,才有独立的人格可言。照此来讲,儒家对道德原则和个体人格的理解,是很有现代意义的,中庸也不会过时。

问:儒家对“道”的内在精神追求是否有可能,中庸人格怎样培养?

答:这里有一个道德法则和社会普遍原则怎么建立起来的问题。“道”是形而上的,同时又必须以“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方式来表现。不同的时代、国家、民族、社会共同体都有不同的境遇,都有特殊性,但这特殊性必须能够普遍化,才能具有现实性和恒久性的存在意义。

所谓国学或儒学复兴,不是要回到过去。历史上每一代的儒学,其首要的任务,都是要通过经典系统的意义重建,形成适合时代需要的新理论、新思想,以应对现实,解决现实问题。现在我们看儒学和经典,只把它当成知识。其实,国学不是摆在那里的四库全书,不是古董和单纯的历史知识。它是经过每一代人的思想创造和经典的意义重建,活在当下和生活中的传统。传统不能割裂,价值系统的建构和个体精神的教养须建基于文化生命的连续。中西方文化都强调个体独立人格的塑成,但其教化的理念和方式各有不同。在超越与个体之间,西方文化讲究两极的互补,中国的教化传统则强调两端的相通。两端相通,体现的就是一种中庸的精神。而中庸精神的培养则需要体制化的经典教育和传统礼仪礼俗的重建。只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民族传统的文化教养和生命滋润,中庸人格才能从中培养出来。

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日期:2012年1月 采访人:胡明峰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2-01-25 2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