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0420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书法 书法论文 岭南书法丛谭

岭南书法丛谭

文章首页
岭南书法丛谭
二、汉至元之广东无名书家
三、宋代之广东书家
四、明代之广东书家
五、清至民国之广东书家
六、广东书学之成就
七、广东书家之特色
八、广东书家对于全国之贡献
全部页面

一、前 言

本文应广东文物展览会之约而作也。此次粤文物展,为华南空前盛举,且举行于国家多难之际,尤觉意义重大。筹备之前三月,已定有数个计划,研究展陈,分工合作。《广东文物》编印委员会诸君以此文属予。谓当此民族存亡绝续之秋,凡我文化界,皆应本有力出力之旨,当仁不让。此为“研究乡邦文化发扬民族精神”之事。既辞,不获已,勉效驰驱,从事搜辑。然只身来港,一切家藏墨迹,参考图书,都付羊城浩劫。记忆所得,能有几何?痛恨之余,弥觉前贤书迹之可贵;而此会之举,深有历史之意义也。搜访逾月,得各知交之助,辗转获观真迹,十一二焉。有为生平所未见者,有可印证平日心得者,随访随录,规模粗具。自二月廿二日,大会在香港冯平山图书馆开幕,洋洋大观,观者日数千人。然后悦心饱目,信乎千载一时之机会,如与千数百年之先贤共晤一堂,亲见其挥毫弄素也。如家珍之悉列堂前,而一一可数也。

既惬于心而当于意矣,观众自能详焉。然则此文,不其赘疣矣乎?愿或跑马看花,作事后之回忆;或知人论世,作尚友之追寻。则亦可以备参考,补遗忘,且盛会八日,举国人士,以关山阻隔,延想高风,而不获躬与其盛者何限。则此文虽陋,亦可以供一观也。惜余不文,不能表扬先民艺术,无以慰读者喁喁之望,滋可愧耳!虽然,以广东之大,书家之众,此三阅月之搜集,十阅月之研究。逐世之士,既采访以靡及;知名之士,亦遗珠以孔多。本文所述九十五家,实一斑窥豹耳。第与其虚言求备,毋宁据实直书。孔子云:“举尔所知,人其舍诸。”是本文罅漏之补苴,有俟于邦人君子也。

本文叙述范围,以粤籍书家且其人已往者为限。至如李邕之端州石室记;韩愈之白鹦鹉赋;包拯之七星岩题名;苏轼六榕之榜;米芾九曜之题;易贵之篆归德;王令之书太乙天都;瑞麟之额镇海楼。以及惠士奇、翁方纲、阮元、林则徐、张之洞等名贤之书翰,其书迹之存亡,虽皆与吾粤文献,有密切关系,然均非粤籍,亦惟割爱而已。至若名重岭南,显闻当代,人尚健存,为世作楷者,其造诣尚未可量,阙而不论,以俟将来,岂惟避嫌,亦例所应尔也。

本文原名“广东之书家”。第所采者,多为端人烈士,名将通儒,其在当时,本不以书法著。更不欲以书家名。叶遐庵先生为予改定今名,比较切实。弥深感谢!又得简又文、黄慈博、李仙根、黄般若、陆丹林诸先生,随时指正,更为厚幸。本文为“广东文物”论文之一部,各家书迹,备见另卷,阅者印证请观原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廿八日识于广州大学港校。



最后更新于: 2011-03-14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