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欣賞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創作時間:2011年

作品尺寸:122cm x 35cm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龍,我國古代傳說靈異神物,亦乃萬獸之首。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傳說虎鬚鬣尾,身長若蛇,有鱗若魚,有角仿鹿,有爪似鷹,能走,亦能飛,能倒水,能大能小,能隱能現,能翻江倒海,吞風吐霧,興雲降雨。

龍在中國傳統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青龍與白虎(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朱雀(又可說是玄鳥)、玄武(一種由龜和蛇組合成的一種靈物)。一起並稱為“四大神獸”。

史書記載

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

《皋陶謨》:“關於龍的圖片(20張)餘欲觀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龍,華蟲作繪。”

《左傳·昭十七年》:“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

《竹書紀年》記載: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

《左傳·昭二十九年》: “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盛行著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某些古書中記載:為夏朝統治者養龍的人姓劉,未可考!

《左傳·昭十九年》: “鄭大水,龍鬥於時門之外洧淵”。

《禮·禮運》:“鱗鳳魚龍,謂之四靈”。

《莊子·列禦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

《周易》幹:初九--潛龍勿用;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九四--或躍在淵,無咎;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上九--亢龍有悔;用九--群龍無首,吉坤: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

《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生肖論》雲∶龍耳虧聰,故謂之龍。

《三國演義》:(煮酒論英雄)曹操曰:“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方今春深,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龍生九子

龍之一子,名狴犴(bi an)好牢獄,面如虎,經常在牢獄之中守候,主戰爭。

龍之二子,名猰貐(ya yu)鳥喙鳶尾,魚軀牛角,獨角,又名獨角獸,為瑞獸。

龍之三子,名狻猊(suan ni),又名金猊,樣子像獅子,喜歡煙火,它一般被裝飾在香爐。

龍之四子,名獬豸(xie zhi),樣子像麒麟,是吉祥的象徵,因此把它作為正義和吉祥的象徵。

龍之五子,名鼉螭(tuo chi),生性好游泳,常在揚子江周圍泛遊。

龍之六子,名摩羯(mo jie),羊首魚身,為古代印度所崇信之神獸,好爬望,為瑞獸。

龍之七子,名獍犼(jing hou),又名金毛犼,傳說中它性情兇猛,愛爭鬥廝殺,為凶獸。

龍之八子,名猙獰(zhengning)人面怪獸,龍身狼蹄,面目猙獰,好恐嚇他人,為凶獸。

龍之九子,名貔貅(pi xiu)吉祥瑞獸,龍首鳳尾,牛蹄魚鱗,好財寶,喜歡金銀珠寶,為吉祥物。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圖為山西大同九龍壁,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三子朱桂代王府前的琉璃照壁,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壁高8米,厚2.02米,長45.5米。壁上均勻協調地分佈著9條飛龍。兩側為日月圖案。壁面由426塊特製五彩琉璃構件拼砌而成,氣勢磅礴。


或許你會感興趣的文章:
比較新的文章:
比較舊的文章:

最近更新在 週二, 24 一月 2012 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