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論文 《書道與書魂》- 丁仕美 - 道者, 萬物之所然者

《書道與書魂》- 丁仕美 - 道者, 萬物之所然者

文章索引
《書道與書魂》- 丁仕美
道者, 萬物之所然者
所有頁面

《韓非子·解老》說:道者,萬物之所然者,萬理之所稽也。所言萬物之所以可稱,因萬理可在中找到根據和依托。

古人有關的論說太多太多,但都不游離於大綱,《易·說卦》立言: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真是天有天道,世有世道,人有人道,藝有藝道……鄭玄所謂:道之大,無所不包。關於書道之淵源,想再毋庸襖贅述。

由此可見,日本人把從中國學過去的書藝定名書道,實在是大有深意。從地理形勢看,這個躺臥在東海裡的像一條水蛇似的島國,是在我們華夏文化的源頭上吮吸血液,何止於書道一支血脈!大道,王道,詭道,霸道……無所不見。縱觀世界歷史,我們心中自然有數。返觀聯繫現實又知:東洋人在深深掘開我們的文化之根狠勁噬咬,而我們卻在自家古樹的枝幹梢葉上胡亂划拉!

書法書道這兩個寫字概念的不同稱謂上,其實質是矗立著民族信仰與處世行為的巨大差異。這就如同世界是由人聯接,但誰也不能把男人和女人等同起來一樣。

書道本旨論,我們不必談李斯、蕭何等人的間接論,古代書家論書直言書道者,隨口即可舉出一串:東晉衛鑠《筆陳圖》、王羲之《記白雲先生書訣》、南朝·齊王僧虔《筆意贊》、初唐大家虞世南《筆髓論·契妙》、中唐書家張懷瓘以《評書藥石論》直接上奏玄宗李隆基:論於書道,是臣之職,知而不說,用臣何為……”可謂鐵鎚擊鼎,鏗鏘有聲。可見書道是由我們古時的賢者提出來的,只是後來丟棄了,這就難怪這門藝術的不如不如——而揚,勢所必然。

一磚頭厚的幾部歷代書論,翻過兩個來回,又讀中、外美學著作幾本,雖然對書道的認識已經有了很大提高,但欲吃透書道精髓,還根本沒到時候。又參閱了幾部現、當代人的論書合著、專著,仍然不能準確地把握,根本達不到對書道形象體認的程度。我開始憎恨自己冥頑不靈的腦袋,卻又莫名其妙地想起孔子當年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嘆,甚至產生了另外幾種新的認識,始悟東坡道可致而不可求之理顛撲不破。

事理一旦想通,心情也就平適。得東洋人啟示,還是在文化的祖根上找來由吧,有先哲引路,世上焉有過不去的隘口

 “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 ”(《論語·子張》)聖人之語,催人發憤。孔子又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苦心求道而不得,火候未到然。於是,不捨晝夜,捧起聖哲經典,一字字、一本本開始了新的摳讀。

一夜,從《老子》進入《莊子》,這是上海古籍書店早年出版的一套《諸子集成》。當讀到《養生主》一篇時,多少年雲籠霧鎖在混沌深處的那個東西,漸漸地,竟如明月之出天涯,或如朝暾之出東溟,水淋淋地跳上一線海天——

這是一個我早已熟知的故事,況在韓愈、孫過庭、張懷瓘、項穆、周星蓮等人的書論中多次撞見。我大惑此前為什麼竟沒能在我木雕石刻的心頭撞出一星火花?我突然間發現自己在學與問的過程中,多少年一直犯著一個學而不思則罔的嚴重錯誤,同時想起《論語·述而》中孔子的另一個感慨: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未完待續)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7 四月 2011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