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創作時間:2011年
作品尺寸:122cm x 35cm
龍的字源演變
從右到左依次為甲金文→篆文→楷書簡體“龍”
字義詳釋
甲骨文龍字從辛字頭,從蟠曲之體,為會意兼象形之字。 “辛”字像棘刺之形,本義為“鐵腕手段”,引申義為“威權”(見《三十二個基本漢字及其相關問題》,良渚文化博物館編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蟠”字義為“身形左曲右曲呈波浪狀行進的蛇”。 “辛”與“蟠曲之形”聯合起來表示“一種蛇形威權動物”。
甲骨文龍上為“辛”中龍頭下龍角或龍嘴龍頭接S形龍身(動物象形文是側面象)。
篆文龍字左為“辛肉”,右為“鱗蟲蟠曲之形”。 “辛”指“威權”。 “肉”指“實體”。 “辛”與“肉”聯合起來表示“威權實體”。 “蟠曲”指“S”形,即指蛇身左彎右曲的扭擺游移動作。 “S“形體上附著有等距排列的短劃,用於抽像地表示“鱗片肢爪”。
楷書繁體龍字左為“立肉”,右為折角的“S”形,或看作大致的“弓”形。 “立”為“辛”省,與“帝”字頭同源,表“威權”之義。右邊的弓形表示“形體蟠曲”,上為頭,下為尾,中有等距排列的橫道,象徵性地表示“鱗片肢爪”。
綜上所述,龍字本義為:一種蛇形威權動物。
說明:龍的威權性體現為一點:它能左右旱澇。
圖為2012年壬辰年中國龍郵票
“這個造型看起來有點凶神惡煞!”中國龍郵票一上市,就引來了各家外國媒體的關注。在外國人看來,龍在它們心目中是一種充滿霸氣和攻擊性的動物。
美聯社報導稱,這枚旨在紀念中國龍年的龍票引來了非同一般的批評聲。 2012年1月5日這一郵票一開售,就引來大批人購買,但是2012年郵票中龍的形像已經讓一些人直呼“太兇猛”。 《每日郵報》表示,很多收藏家和社會評論員對看起來很兇的2012年龍年特種郵票發出了抱怨。
《華爾街日報》稱,十二生肖中,這個唯一虛構出的中國動物引來人們購買,但是,龍的形象卻在中國的網絡上引來爭議和批評,因為它顯得有些邪惡和兇猛。
不過,外媒援引中國郵政集團公司郵票發行部負責人馮舒拉的話解釋說,郵票圖案中龍的形象威嚴莊重,著色喜慶,一身正氣,給人以信心和力量,同時也體現了民間對避邪和吉祥的期盼。
< 前一個 | 下一個 > |
---|
- 2012-04-03 - 丁仕美金文書法橫幅《龍吟虎嘯》
- 2012-03-23 - 丁仕美行書直幅
- 2012-03-01 - 丁仕美甲骨文書法橫幅《鹿鳴》
- 2012-02-16 - 丁仕美隸書書法直幅《為政以德,譬如北辰》
- 2012-02-06 - 丁仕美楷書書法直幅《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 2012-01-17 - 丁仕美大篆書法直幅《琴歌》
- 2012-01-15 - 丁仕美草書書法直幅《琴歌》
- 2012-01-09 - 丁仕美大篆書法中堂《龍》
- 2011-12-19 - 丁仕美大篆書法對聯《松排,月點》
- 2011-12-09 - 丁仕美草書書法橫幅《奔車之上無仲尼,覆舟之下無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