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書法 書法論文 《書道與書魂》- 續 - 丁仕美 - 第二頁

《書道與書魂》- 續 - 丁仕美 - 第二頁

文章索引
《書道與書魂》- 續 - 丁仕美
第二頁
所有頁面

丁仕美草書書法豎軸《莊子·逍遙遊》 釋文:“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

一人名叫“慶”的木匠,製造了一件叫“鐻”的樂器,所有見到的人都以為是神鬼所為,人不可能做成這樣精妙絕倫的器物。連魯侯見了都驚詫地問:“子何術以為焉?”慶木匠說出一句千古名言:“臣工人,何術之有。”慶真可堪稱有史以來最為謙虛、虔誠的工匠。他為了製作這件樂器,內聚真氣,如對至尊。心齋七日,名利俱忘,甚至連自己的四肢形體都完全忘掉了,沉入了一種超絕塵寰的化境之中,(後世達摩得道,由禪定而入般若智海、菩提果海,全身心進入一種熄滅生死輪迴的涅槃境界。)然後這才入山林,以自己的天性觀木頭的天性,選料、加工……

古人已逝,去聖時遙。莊子還記述了扁慶子與其弟子的談論,扁子說:孫休沒有怨天尤人的資格——相形之下,如我這等被浮躁氣、塵俗氣內外困擾之人,連作孫休的資格都不夠啊!這就難怪心裡腦裡總是有驅除不完的“迷惘”!

一日,我懶散地翻看著《世界經典名畫集》,不經意間又一次把目光盯在“蒙娜麗莎”的臉了,看著“她”那綿綿的似有若無的笑意,我再一次強烈地感受到,她分明是對“她”所面對的一切漾開纏綿繾綣的睥睨、諷刺、憐憫與無奈,那眼神兒裡藏匿著、游動著的無限遐想與困惑,不正是這幅畫的“靈魂”嗎……

再看達·芬奇這位匡世奇才的另一幅傑作,他為米蘭聖瑪利亞修道院所作的《最後的晚餐》,當坐在長條桌中央的耶穌對兩旁侍坐的門徒們脫口說出“你們之中有人出賣了我”這句話後,他和他的12個門徒一剎那間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情態——這是否和“蒙娜麗莎”的笑意表現了同一種“深蘊”呢?這是“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哲學又給這一結合增添了光彩”之譽的那個凝聚的、無形的“光彩點”吧——

後來,有很多大畫家臨幕過這兩幅畫,可是沒有一個人能夠再現畫中的“靈魂”。

在中國、甚至在世界,千百年來,有多少大、小書家臨摹過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即使窮盡年華,費盡心機,也斷不能寫出同樣另一幅來。這是千百年才能誕生幾件的稀世珍品。因為,這作品中永遠搏動、閃爍著一顆偉大的靈魂,即使作品本身化為灰燼,那靈魂也不會消散,而是化作了輝煌的永恆!

庖丁“解牛有道”;梓慶“制鐻賦魂”。 “魂”由“道”出,“魂”存“道”中;“道”為軀體,“魂”是生命。天地為“道”,日月是“魂”。

“書道”與“書魂”的產生,是天地正氣與民族智慧交泰的結晶,“究天人之際”的產物。無論人類歷史走進什麼樣的時代,文化“語境”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書道”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不變,以書證道、以道賦魂的人文終極關懷不變!就如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哪吒,這兩個永遠活在國人心中並為世界所“認同”的不安的精靈!

(本文獲“'岳安杯'第一屆國際書法作品展暨國際書法論壇”優秀論文獎)

(2001年夏初稿,2005年春再作整改)



最近更新在 週四, 07 四月 2011 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