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05012025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艺术时讯 浊酒笑谈

书法艺术的最新资讯

一壶浊酒, 笑谈古今。人生若只如初见, 珍惜现在, 分享人生的感悟, 哲理人生

 

从大历史的角度看五四运动--(摘选)

摘自:《中国大历史》 作者:黄仁宇 出版:三联书店

五四运动:1917-1921

1919年5月4日是星期天。当日午后1时30分,3000个学生代表北京13所大学和学院集结于天安门前示威抗议凡尔赛和会将德国在山东所享特权划归日本。这种特权出目“势力范围”,也是不平等条约中令人最不能忍受的部分。中国因1917年对德宣战与以后派遣劳工服役于战场,已站在战胜国一边,井且因为宣战而早已卸除了对德的条约关系。可是在凡尔赛,中国不仅无法分得任何胜利后果,反要将本身领土之完整作为特权转让去满足另一战胜国,这是前所未有的例子,也更令人发指。可是会议中将各项秘密条约公开时,中国的地位已动摇。

最后更新于: 2010-08-15 15:40

阅读全文...

天使乎,白狼乎?

——同煤集团##矿医院耳鼻喉科亲历“被宰”所引发的思考

俗话说:吃五谷没有不生灾的。恐怕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没求过医、吃过药的人。小时候,医生在我的心目中始终都是圣洁的天使形象,但后来的两次遭遇,使我对医生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恰恰印证了另一句俗话:医生无价药无价、医生讹人没招架。这句老百姓的口头语,说明了医生这个行当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可怕性。

最后更新于: 2010-08-15 15:41

阅读全文...

在历史中感悟文明的命运 — 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在中国与海外华人世界中,也许已经获得了迄今为止历史学著作中最为广大的读者群。我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所见到的涉及这本书的网页居然高达1350万篇。这足以见证这本二十万字的小册子的社会影响力。

多年以来,我们是在枯燥的刻板的教科书的熏染下,来认识与理解既住的历史的,沉重的考试压力与功课负担,使我们很少有机会,去发掘历史中的趣味与魅力。久而久之,我们先人的历史,在我们头脑中只留下一些枯燥刻板而又简单的印象。几年以前,曾听一位老学长说过一句颇为令人心酸又发人深省的话,他说,“你想对历史不感兴趣吗?那好办,就去读读咱们的历史教科书吧。它们一定会帮助你实现这一愿望。”

最后更新于: 2011-04-02 17:20

阅读全文...

丁仕美的君子风 - 转载

偶一次画展中,见到丁仕美先生,便想起“天下英雄谁敌手”我便从内心里接上一句“书家当如仕美兄”。我说这些绝没收丁先生一分钱好处费,也没故意索取他的名作,只从丁先生的修养及奋不顾身的追求艺术精神,从他的出身看,还未及织席贩履,可是在中国文化这片海洋里遨游,是我所见到书家们所未及的,他的大智也是祖国河山给他的印痕,先生的谦恭如佛陀般的慈祥,对我们后辈的关爱有如兄长,这句话说来简单,可我在现实当中,到哪去寻找这兄长一般的感情。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最后更新于: 2011-04-01 12:40

阅读全文...

从历史看儒家文明的生命力

萧功秦

华夏先民在东亚特殊地理环境的作用下,形成同质的大板块,由此建立起来的古代超级帝国的规模效应,形成了抗衡、适应外部环境挑战的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帝国的科举制度虽然强化了文化同质性,有助于文化生命的传承,但也造成文化变异能力较弱,这是二十世纪中国近代化挫折的重要原因。

最后更新于: 2011-04-01 12:45

阅读全文...

司徒雷登:别了六十年还要回来

中国历史的变迁和沉淀,总让我等有时候有种历史大发现之感。

11月17日,一个美国人死后四十六年,骨灰又穿越浩渺的太平洋,葬于杭州,墓碑上写着: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学首任校长。

司徒雷登!不是小时候的课本上,毛主席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专门点名的那个美国大使么,1949年8月18日,毛泽东写下的那篇《别了,司徒雷登》的文章,毛泽东称他是“美国侵略政策彻底失败的象征”,文章被录入学校 [ … ]

最后更新于: 2010-08-15 15:44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