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首页 |
---|
王羲之大唐三藏《圣教序》行书 |
《圣教序》二 |
圣教序详细介绍 |
《大唐三藏圣教序》释文: |
全部页面 |
怀仁住长安(今陕西西安)弘福寺。北宋周越《古今法书苑》载:“文皇制《圣教序》,时都城诸释委弘福寺怀仁集右军行书勒石,累年方就,逸少真迹,咸萃其中。” 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辑》称:“《圣教序》怀仁所集右军书, 位置天然,草法秩理,可谓异才。”能文工书,受诸寺委托,借内府王羲之书迹,煞费苦心,历时二十四年,集摹而成此碑。遂使“逸少真迹,咸萃其中”。碑文选自王书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集王”一格,首推《圣教序》。其碑字由怀仁借内府所藏王羲之真迹,历时25年集募而成,故为世所重。碑文选自王王羲之各帖,如知、趣、或、群、然、林、怀、将、风、朗、是、崇、幽、托、为、揽、时、集等字皆取自《兰亭序》。由于怀仁对于书学的深厚造诣和严谨态度,致使此碑点画气势、起落转侧,纤微克肖,充分地体现了王书的特点与韵味,达到了位置天然、章法秩理、平和简静的境界。”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当然这种集字的做法也有相当的局限性。如重复的字较少变化,偏旁拼合的字结体缺少呼应。自此碑以后,效集王羲之书或其它大书法家书的字集为碑刻者不断出现,如僧大雅集《兴福寺碑》,唐玄序集《新译金刚经》等均为佳作,但仍以《集王羲之圣教序》最为成功。
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因碑首刻七佛像,又称《七佛圣教序》。咸亨三年(672)建于京城长安弘福寺。《三藏圣教序》是唐太宗为表彰玄奘法师赴西域各国求取佛经,回国后翻译三藏要籍而写的。太子李治(高宗)并为附记,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字。碑石高9.4尺,宽4.2尺。共30行,行80余字不等。现在陕西西安碑林。
清王澍曾言此碑有唐拓,但未流传。碑石宋以后中断,随着捶拓日久,笔划渐细,后曾洗剜。历代摹刻颇多。现存宋拓本较多。传世宋拓有墨皇本,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明代刘正宗藏本,现藏陕西博物馆;1972年在西安碑林石缝间发现整幅宋拓本;其他还有郭尚先藏本等;均有影印本行世。
《怀仁集王圣教序》是唐人敬重王羲之书法的体现,也是众多集王羲之书法中最成功、最有影响的碑刻。
< 上页 | 下页 > |
---|
- 2011-04-28 - 丁仕美草书书法斗方《诗》
- 2011-04-26 - 丁仕美草书书法斗方《文》
- 2011-04-23 - 丁仕美草书书法斗方《书》
- 2011-04-19 - 丁仕美草书书法斗方《画》
- 2011-04-02 - 丁仕美大篆书法横幅《海涵》
- 2011-03-26 - 丁仕美草书书法横幅《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 2011-03-21 - 丁仕美《百度》(2011),大篆书法横幅
- 2011-03-10 - 丁仕美《谷歌》 (2011), 草书书法横幅
- 2011-03-09 - 元 赵孟頫 《洛神赋》, 大德四年 (1300年), 行书
- 2011-02-22 - 弘一法师 • 李叔同 生平及书法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