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丁仕美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人生

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人生

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人生

中国书法艺术历经春秋、秦汉、魏晋,发展到唐代,逐渐走向鼎盛,无论笔法、书体还是书学理论等都已臻完备,尤其是法度、结字、格局几乎达到了顶峰。

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人生

黄庭坚《花气诗帖》,纸本,纵30.7厘米,横43.2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宋代,苏轼、黄庭坚等杰出的天才人物在受到前代如王羲之、颜真卿、怀素、杨凝式等人影响的基础上,凭着智慧、才能、思考和实践努力,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个人和时代的风貌,创造出笔法意趣独特、章法富于变化、变更古法而求新的全新面目,开拓出崭新的被后人概括为“尚意”的宋代书风。而在多种书体上均有超人建树、风姿独具的当首推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号清风客、山谷道人、涪翁等,又被后世尊称为豫章黄先生。书法为“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一;文学以诗词为主,有山谷“内集”、“外集”、“别集”计一千九百多首传世,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创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齐名,世人并称“苏黄”。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郞、秘书丞、著作佐郞、《神宗实录》检讨官等。他一生坎坷,几遭贬谪,颠沛流离,仕途乖蹇,困顿不堪,这与他为人刚正不阿,耻于趋炎附势的文人品格有关。然而,他在逆境中不折不挠,愈挫愈坚,不断焕发出艺术创造的活力。

书法大家黄庭坚的书法人生

《黄州寒食诗跋》,纸本,纵34.3厘米,横64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黄庭坚存世至今的书法作品仅有120余幅,应是吉光片羽、硕果仅存之数量。论者常将其书法分为三类。一类为大字行楷书,笔法凝练沉雄,多一波三折之处,几乎每字都有一些伸展夸张和刻意收敛的笔画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为中宫收紧而四周放达的结字特色,笔法精致,取势欹侧,风格独特,如《松风阁诗帖》、《经伏波神祠》、《砥柱铭》等;一类为手札小行书,笔法细致入微,布局平实从容,承晋唐遗风,取诸家法而博采众长,如《致无咎通判尺牍》、《元明梁县尉岾》、《惟清道人帖》等;一类为大草,是其书法成就最奇伟、最突出,也是他自己最得意的书体,深得怀素《自叙帖》笔法,极大地彰显出书法艺术所独有的线条空间组合的无穷魅力。

草书是书法艺术的高境界,看似自由洒脱,实则草法和结字都有严格规约,非积学深厚、天资出众者不能为,仅以“宋四家”而论,其他三位均不擅长草书。黄庭坚草书笔法精微,草法纯熟,章法错落,下笔飞动,起伏跌宕,超迈神奇,在书法史上光彩夺目,如《诸上座帖》、《李白忆旧游诗卷》、《廉颇蔺相如传》等。后世学草书者少有不效仿、不借鉴其大草的。

除数量众多的书作传世外,黄庭坚还是一位卓越的书学理论家、思想家。他留下的书论多达数百篇、数万言,涉及面之广和探究之深也在书法史上罕见。其书学思想重视一个“法”字,强调一个“韵”字,崇尚一个“意”字,厌恶一个“俗”字,最终呈现为自成一家之法。

黄庭坚书法风格的独特自然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简言之,首先从前代吸取魏、晋、唐诸家的营养作为基础,在同时代又受周越、苏轼等人影响,楷书受焦山残碑《瘗鹤铭》书体的启发。最为重要的当源自其个人的超凡才能和深厚的文化修为,以及“不随人后”、“自成一家”的超越性思想。

黄庭坚书法艺术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而恒久的,不仅南宋、元、明诸代不乏继承者,更有现代人追捧的明证。在2010年6月初的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一卷《砥柱铭》竟以4亿多元的天价成交,可以说把黄庭坚,乃至中国古代书法在现代的价值体现推到了极高的地位。

在中国书法史上,能使一种书体流传下来并成为后世的楷模已很难得,而在多种书体上均有非凡创举,并以个人名字成就为高峰的,在黄庭坚之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等少数几人。若加上诗、词、文以及书学思想诸多方面的成就,则称黄庭坚为千古一人似乎并不为过,“文化巨匠”的称号自然更是当之无愧。


或许你会感兴趣的文章:
比较新的文章:
比较旧的文章:

最后更新于: 2013-06-30 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