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1014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Error
  • Error loading feed data.
Back Art News Latest News 造城市长耿彦波--(转载自瞭望东方周刊) - 第四页--“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

造城市长耿彦波--(转载自瞭望东方周刊) - 第四页--“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

Article Index
造城市长耿彦波--(转载自瞭望东方周刊)
第二页--云冈风波
第三页--万人签名
第四页--“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
第五页--“世界上最丑陋的城市”
第六页--我一生的价值在于事功
第七页--回到明朝
第八页--耿彦波速度
第九页--争议耿彦波
第十页--不搞“一刀切”,但要“切一刀”
第十一页--阵痛
第十二页--钱从哪里来
第十三页--瞄准300万游客
第十四页--他点燃了大同人失去多年的荣耀感
第十五页--耿市长前传
第十六页--修路不打大家的主意
第十七页--谢谢你,彦波
第十八页--请让我干满一届
第十九页--如果留下一个半拉子工程,不可想象
第二十页--挨一时骂还是挨千秋骂
All Pages

“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

其实万人签名那天,耿彦波已回到大同。《大同日报》一位跑城建的记者说,那一段,耿彦波一边忙于研讨整改方案,一边继续奔波于各个建设现场,但考虑到社会影响,他的活动不再让媒体报道,于是才产生各种传言。

跟随市长采访的这位记者说,那天,耿彦波正在大同县、矿区等地就医药工业园区建设现场办公。一位骑车路过的市民看见他,把自行车丢在一边,冲上去一把握住他的手说:“市长,您没事就好啊!我们一家人都支持您,刚去市里给您签了名。您一定要挺住呀!”说完,扶起自行车走了,边走还边回头,“市长,保重!”

仅仅打造云冈大景区,似不足以使耿彦波获得民众的如此力挺。事实上,自2008年初出任大同市长以来,不足两年时间,耿彦波让大同的面貌产生了一场“革命式”的变化,是这场“城建革命”点燃了大同人的激情。

从北京往西,火车穿越350公里就可来到大同,但因为没有动车,需要花6个小时。这座位于山西省东北角的城市总人口318万,从人口数量上讲是省内第二大城市。在计划经济时代,大同创造过夺目的辉煌。

大同因煤而兴,其煤炭储量718亿吨,位居全国产煤城市之首。“那个时候大同人牛啊!当时是国家定工资,大同是重化工城市,人们的收入要比上海、青岛那些轻纺工业城市高得多。”大同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侯同生对本刊记者说。

改革开放后,大同进一步开足马力生产煤炭。大同市原常务副市长张甫在一篇文章里写道:1996年原煤产量曾达到8606万吨,几近全国总量的十分之一,“整个城市几乎就是一座超级煤矿!卖方市场把这座‘老大黑粗’的城市拍得高入云天。朱镕基时任上海市市长,亲自带领慰问团来到十里煤都,这是300万大同人至今还荣耀的事体。”

1984年国务院公布的13个全国较大的市,大同位列其中,与重庆、洛阳、无锡等比肩。

新中国成立60年,有“中华煤都”之称的大同向全国输送煤炭24亿吨,但奇怪的是,大同不仅没有因此富裕起来,反而在持续后退。

“1989年以前大同在省内经济总量都在第二位,90年代初开始滑落,90年代后期下滑速度更快。”侯同生说,如今,即使在山西境内,11个地级市排名中,大同也滑到了第六位。究其原因,是国家长期未放开煤炭价格,大同以计划经济的价格输出煤炭,却以市场经济的价格输入轻工业品,而作为国家的重要煤炭基地,向全国输送煤炭又是其不可推卸的使命。

90年代后期,煤炭价格放开,“小煤窑大量冒出来,肥了一批煤老板,但是由于政策漏洞,有一段时间小煤矿甚至不用向政府缴税,政府和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收益。”侯同生说。

“当然,大同自身的发展思路也是原因之一。”侯同生说,八九十年代大同的思路就是“有水快流,挖出来就卖”,尽管后来提过“二次创业”、“重塑辉煌”的口号,但是雷声大雨点小,仍然没有摆脱对煤炭的依赖,“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积重难返。

“如今大同的煤炭储量虽然仍很大,但是最优质的侏罗纪煤已经接近枯竭。如此同时,大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停滞不前,可以说百废待兴。”侯同生感叹说,“成也是煤,败也是煤”。

大同百姓还有另一句话---“沾了煤的光,倒了煤的霉”。大同,遭遇了“失去的20年”。




Related news items:
Newer news items:
Older news items:

Last Updated on Thursday, 05 August 2010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