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客 卢同志 22岁 学历:高中 职业:军人
过客:驿站长,我是个山里娃,当兵之前,我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离家不到五十公里的县城。可这军装一穿就跟插了翅膀一样,脚一抬,眨眼之间便在千里之外的大城市,跟一些南腔北调的人住在一起。可由于我一口的家乡话很多人听不懂,所以只好将所见所闻的新鲜事,像压满了弹夹的子弹,随时等待击发一样,父母就成了我瞄准的靶标,信就成了那飞行的弹道。什么连长的脸有多黑,指导员的话有多暖,班长的手有多巧,等等。总之,凡是看到的、听到的新鲜事被我全塞进了那小小的信封里。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副瘦弱的肩膀扛着沉重的担子。父亲感到最轻松的时刻就是每次取回我的信,父亲一脸的骄傲。贫穷的家里最开心的事,就是一家人像冬天围着火炉子取暖样挤在一起,读我写给家里的信。
后来,社会进步了,与朋友的联络方式大多由信改电话、电子邮件了,信只写给不通电话也没电子信箱的父母,但数量远不及以前。而且信的长度像孩子手中的铅笔,越写越短,就跟现在的一些领导在批件上签字一样,除了同意,就是名字,没有任何实际内容,也没有一点人情味,想来父母读我的信就跟他们听领导讲话一样。
有了电脑后,一日练打字,顺便给父母打了封信,连信封也让打印机代劳打了,寄给了远方的山沟。
没过几天,父亲突然出现在我眼前。一见我,啥话也不说,直盯着我的手看,看得我有些莫名其妙。
“你的手怎么了?”
“好着呢?!”
“好着呢,为什么不用手写信?”
听了父亲的话,我这才知道父亲大老远从我们那山沟辗转到省城看我的真正原因,我一下涌出了一连串莫名其妙的泪。
驿站长:是的,父亲想到的是亲笔信。我也给您讲一个写信的故事:
儿子考上大学以后,几乎每个月都会给父亲写信。父亲是乡村教师,肚子里墨水足足的,顶喜欢看儿子的来信,每次看完信后,总是眯起眼睛,面带微笑地展纸执笔回信。
儿子的信写得不算好,描述一件事不够细致精确,看待一个问题不够全面深刻,尤其是那字太不赏心悦目了。父亲说那字比狗扒的还不如。
有一次,儿子利用上微机房学习的机会,给父亲打出一封信。
父亲收到儿子电脑打印的信后,啧啧称奇,逢人便说,我儿子了得,写信攀上高科技了。当即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狠狠”地夸奖了儿子一番。
转眼儿子毕业了,分配在一家大公司搞营销,电脑、扫描仪、打印机一应俱全。儿子与客户往来,伊妹儿来伊妹儿去,与同学聊天,Q上Q下,给父亲写信,也是手不离键盘。渐渐地,给父亲写信,形成统一的风格,统一的温度,且一成不变。
儿子觉得自己已被电脑格式化了,很想给父亲写一封“亲笔信”,然而终没能成功。
父亲当然是觉得儿子越来越有出息了,父亲心里一合计,得给儿子回一封用电脑打印的信了。
父亲花了半个晚上写出一封语重心长的信,坐车赶到县城,让人把信打印出来,寄给了儿子。回到家中,父亲美美地等待儿子的回信,心想,儿子肯定会给老父一个惊喜。
儿子的回信到了,是亲笔信,那字歪歪扭扭,还是不如狗扒的,但父亲眼瞅着,就有点亲切。儿子在信的末尾,用哀求的口气写道:爸,求你别用电脑给我打信了!
儿子想起父亲那句话:有些事错过了就永远地错过了。他用电脑打第一封信的时候,就觉得自己错过一件谁都不愿错过的东西。
< Prev | Next > |
---|
Newer news items:
- 2008-11-23 - 晋豫之行日记(2)- 萧功秦
- 2008-11-22 - 晋豫之行日记(1)-萧功秦
- 2008-10-24 - 叫洋人大开眼界-转载
- 2008-10-19 - 我该买什么样的房子?
- 2008-10-08 - 都缺个陪聊的儿女
Older news items:
- 2008-09-29 - 两碗牛肉面
- 2008-09-21 - Corruption Threatens China’s Future
- 2008-09-21 - 金福中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