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書法新聞 书法新闻 書法家書法賣不過畫家書法?

書法家書法賣不過畫家書法?

書法家書法賣不過畫家書法?

中國書畫從來都是藝術收藏品拍賣會上的王者,但是每當將中國畫與中國書法放在一起時,卻成了一對“肥瘦配”。在2012年的春季拍賣會上,過千萬元的書法作品屈指可數。反觀去年,中國書法作品的成交價格,同樣擠不進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記錄的前十名,原因何在?

事實上,中國書法,特別是古代書法作品,恰恰就是中華歷史文明中藝術之集大成者。隨著最近兩年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書法作品的關注度和價格已是直線上升。但我們仔細觀察可以發現,目前價值逐漸回歸的僅僅只是古代書法板塊。在2010年,古代書法就鋒芒畢露,拍出4.368億元的黃庭堅的《砥柱銘》,以及3.08億元的王羲之草書《平安帖》高居當年藝術品拍賣成交價的第二、三位。

一旦少了古代書法精品,整個書法板塊立馬黯淡下去。而近現代書法板塊,目前真正具備市場號召力的,也就只是弘一法師、於右任、康有為等屈指可數的幾人。當代書法除啟功、林散之等人外,更是幾乎被藏家忽略,甚至出現了當代書法家的作品不如畫家的書法作品好賣的尷尬局面。

特邀嘉賓

許鴻基(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書法家協會主席)

周國城(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

許習文(鑑藏家)

嘉賓主持

趙利平(收藏家、資深藝術評論人)

說市場:

書法藏家小眾,價格不會大起大落

趙利平: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漢字書寫藝術,從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鐘鼎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再到後來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等。都說書畫同源,但我們單從市場上看,書法作品的價格雖然近幾年也漲起來了,但似乎只是追隨整個市場的大潮流而漲價,無法與繪畫板塊同日而語,更無法引領整個市場的發展。

許習文:這種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很多收藏者對於書法作品的價值缺少足夠的了解和認知。書法本身是相對抽象的,它主要靠線條來表現內涵。美在哪裡?往往妙處又不能言傳。相對於欣賞繪畫來說,欣賞書法藝術更需要藏家具備較強的學識素養和文學功底,尤其是欣賞行書、草書作品,需要有很強的文字辨識能力,所以收藏書法的藏家明顯少於收藏繪畫的藏家。在我看來,書法就是最高層次的審美。而且書法裡面還藴含著大量的文獻價值。

雖然書法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藏家也相對比較小眾,但這個圈子勝在比較固定,不會受市場行情所影響,只要有好作品現世,大家仍然會出手。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主要有三類人:投資者、投機者和收藏家。投機者一般不太看重書法作品,因為比較小眾,而且很多行書、草書作品他們根本看不懂。少了這些投機者,所以書法板塊的價格一直比較穩。因為市場的泡沫往往出現在投機者這個層面上。

許鴻基:寫書法、欣賞書法都跟人的修養有著莫大的關係,書法養正、養靜、養氣,不是所有的人都欣賞得了的。雖然目前書法作品的價格跟繪畫作品的價格沒法比,但我覺得真正尊重書法的人不會一味看重價格。古代經典作品的地位是崇高的,近代許多名家作品的藝術水準是當代人難以達到的。

許習文:的確如此,在中國拍賣市場上,屢屢創出成交價格紀錄,並引領市場行情發展的往往不是繪畫作品,反倒是古代書法精品。 2010年北京保利春拍,北宋黃庭堅的手捲《砥柱銘》以4.368億元成交,2010年中國嘉德秋季拍賣會上,東晉王羲之的《平安帖》又以3.08億元成交。所以不要說書法一定比畫便宜,只要是好東西,市場還是會肯定它的價值的。

這麼多年來,書法作品的價格一直都是穩步上升的。以康有為的對聯爲例,十年前一副大概是兩三萬元左右,現在已經漲到了五六十萬元。普通的對聯3000多元,現在動輒過十萬元。

趙利平:目前弘一法師、於右任、康有為、啟功等人的書法作品價格已經很高了,但廣東書壇能夠在市場上具備號召力的代表人物似乎很少。

許習文:嶺南天氣潮濕,古代書法墨跡能夠留存下來的很少。印像中目前的廣東名家書法,康有為的價格已經拍出了幾百萬元。康有為的字的確寫得好,但拍出高價,還因為這一人物曾經引領了一個時代,並不僅僅限於他的書法。

廣東書壇:

書法名家輩出,書法底蘊深厚

趙利平: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廣東地區的書法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湧現出很多書壇的代表人物。盤點廣東書壇,有哪些重要的代表人物可以提醒藏家關注?

許鴻基:中國書法是我們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甚至稱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國書法的發展已有3000年的歷史,王羲之和顏真卿就是兩位豐碑式的人物,但從宋代開始,中國書法就進入了繼承階段,一直都在膜拜經典。回到廣東,我認為廣東書法在全國的地位是不可忽略的,它有豐厚的歷史底蘊,上世紀80年代全國書展中廣東入展的作品佔了相當的比例。就目前來說,廣東書壇還是很有實力的,優點在於尊重書法規律,與嶺南風氣、生活態度是一致的。

周國城:說起廣東書法,人們自然會想到近現代的秦咢生、吳子復、容庚、商承祚、麥華山、陳景舒、陳永正、張桂光等人。但其實廣東的書法還可追溯到更遠的時代,從明代的陳獻章、陳子壯、王應華等人,到清代的黎簡、謝蘭生、宋湘、林紹棠、朱次琦、李文田、康有為、梁啟超,還有民國時期的黃節、王秋媚、張學華、溫肅、鄧爾雅、胡漢民、林直勉等,其歷史和文化底蘊還是很豐厚的。

許習文:據考證,目前可見的廣東傳世最早的書法墨跡,最久遠的是南宋紹興三年(1133年)潮州人劉昉為《範隋告身》的一則題跋,現藏在南京故宮(微博)博物館。而就傳世的墨跡來看,廣東書法的高峰,我覺得是出現在清末民國時期,當時的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胡漢民、林直勉等人,既是革命的帶頭人,在書法上又有很大的成就,在當時引領了一個時代。

趙利平:如何才能引導藏家和市場認識書法的真正價值呢?

周國城:這就需要培養和提高收藏家對書法的了解和認知度,引導他們更多地關注書法。廣東的藏家和市場本來就比較理性。而且,並不是該地區的經濟發達,書法市場就能上得去。至於什麼樣的書法作品才是好的,這很難說,但我覺得書法的好壞在於氣息,氣息就是作品整體的第一感覺,這很重要。

許習文:的確是這樣,現在市場上文人的書法賣得很貴,比如說茅盾、周作人,他們的書法有一股濃濃的書卷氣,有著別人寫不出來的東西。過去讀書人寫一手好字是天經地義的事,現在書法已經越來越貴族化,能寫好字的人也越來越少,所以以後書法作品的價格肯定也會越來越貴。

許鴻基:購買書法作品,如果是藏家,就要認真考慮作者後續能力有多強。總之對自己的購買行為,要分清是投資還是收藏,投資要買別人喜歡的東西,收藏要買自己喜歡的東西。長遠來說,在一個健康的市場環境裡,購買藝術品還是要基於自己的喜好,不能當股票來買賣,千萬不要跟風。

當代書法:

書法家的書法不如畫家的書法好賣

趙利平:但說到當代書法,不僅僅是廣東書壇,目前全國范圍內,除啟功、林散之等人外,整個當代書法板塊幾乎都被藏家所忽略,甚至出現了當代書法家的作品不如畫家的書法作品好賣的尷尬局面。在廣東本地市場,比較受歡迎的就是著名學者饒宗頤、商承祚、容庚,畫家關山月、黎雄才、胡根天、胡一川、賴少其、楊之光等人的書法作品,反倒是純粹書法家的作品被冷落了。

周國城:藝術不能跟價格直接掛鉤,但大師的作品肯定更受市場肯定。大家不要把畫畫、書法看得很簡單,其實它們的基礎要求很高。尤其是書法,我們看歷代成功的名家,如果書法過不了關,那麼他的繪畫也很難提升高度,這兩者是相互貫通的。吳昌碩、齊白石都是大器晚成,他們之所以能成為一代大師,就是因為他們有幾十年的積澱。現在有人動不動就自稱大師,我覺得這種提法很幼稚,大師是承上啟下、開創一代風氣、對後世影響很大的人。而且,大師應該是由歷史和後人來評判的。

許習文:談我自己的收藏愛好,我倒真不是特別喜歡專業書法家的作品。古代不會有類似的專業書法家,他們寫字純粹為了修身養性,寫好字是自然而然的。而現在一些專業書法家,為了拿獎而創作,他們太講究技法,而技法是不太難的,一幅書法作品的高低,我覺得關鍵是作者的胸襟和學養。而“創作”出來的書法往往太過刻意,只為迎合當下的潮流或是評委的口味,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已經失去了書法修身養性、無意於佳乃佳的本源。

周國城:我以前在畫院的時候也經常對學生們說,我不是培養你們去拿獎的,是培養你們成為真正的畫家,所以十分注重培養他們的文字修養,要求學生每年都要寫兩三萬字的文章。但令人遺憾的是,現在要獲得社會和圈子的承認,就必須要拿獎。其實拿獎並不是根本,即便你30歲拿了金獎,你也未必能在中國美術史上留名,因為到了晚年,當你退掉所有學術官職,拋開所有榮譽地位,真正去比拼作品質量的時候,就看個人的綜合能力了。

許鴻基:如今的書壇還有一種怪現象,“醜書”當道,認為傳統的書法寫得太美那是媚俗,忽視了書法的雄壯之美、端莊之美、和諧之美。我覺得,“醜書”的危害太大,它會使很多人誤入歧途,以為再不用臨帖,以為書法原來這麼簡單。真正的“醜”是不容易達到的境界,那些隨意破壞漢字結構,張牙舞爪,以“濁”當“拙”的作品,不代表書法的本質,哪怕是得了大獎,出自當代的所謂名家之手。

許習文:現在的確是“醜書”橫行,以前我跟啟功先生也談論過這個問題,在有美可以選擇的時候,為什麼要選擇醜呢?在這一點上面,廣東書法是相對比較“正”的,因為它的底蘊深,有好的傳統,正氣多,有商承祚、容庚這樣的大學者,所以廣東的書法比較“正”。

周國城:審美可以多元化,但以醜為美肯定是不行。藝術必須有中正、剛正的雅意。中正之美、剛強之美、雅意之美,這就是廣東書法具有實力的內在表現。但現在包括書法在內的很多藝術,開始走向了娛樂化。有一些人,整天拿著大掃把在表演書法,這除了能夠體現你的體力之外,能夠體現什麼藝術呢?高雅藝術變成娛樂,這是一種退步,傳統的精粹才是永恆的經典。比如美國總統出訪,他會帶上邁克·傑克遜的音樂嗎?雖然傑克遜是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歌手之一,但他僅僅是一個流行歌手,不代表美國最為經典的文化。所以我們討論廣東書法發展的時候要明白,我們要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要宣傳什麼東西。我們必須站在經典的角度,在自己的話語空間內創作。
許鴻基:我覺得以廣東的書法底蘊、包容的傳統,尊重書法特質的學風,廣東書法還是可以取得進一步的成就的。廣東有曹寶麟先生為首的暨南大學書法研究所,還有其他開設書法課的院校的推動,以及今後落實教育部關於書法進課堂的舉措,廣東書法的普及和提高是可以期待的。書法的普及,群眾欣賞書法藝術水平的提高,對書法市場的健康發展會起關鍵作用。

近現代書法的代表人物

近現代書壇一改清初期帖學的傳統,碑學逐漸興起,後在以碑糾帖的過程中矯枉過正,民國中後期又出現了帖學的複興。因此,近現代書法在尊碑與崇帖的升沈、開拓與回歸的互動中形成了獨特的發展道路,由此名家輩出,群英薈萃。

活躍於近現代書壇的書家基本上有兩代,第一代如楊守敬、吳昌碩、沈曾植、康有為、李瑞清等人,這代書家大都國學功底深厚,學術思想趨於開朗,到民國之後書法創作更臻於佳境,他們是承前啟後的一代。

第二代如羅振玉、鄭孝胥、謝無量、王世鏜、譚延闓、齊白石、魯迅、於右任、李叔同、沈尹默等藝術家,他們大多生活在中西文化大碰撞的歷史時期裡,知識結構有不同程度的改變或者更新,他們中的許多人接受了民主思想,積極參與政治變革和文化運動,較之前輩見多識廣,書法上不僅體現出較深厚的傳統功力,同時又表現出多樣的創造性,堪稱民國中後期書壇的中堅力量。

羊城晚報記者許悅實習生陳蓮週

最近更新在 週六, 21 七月 2012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