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1202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书法论坛 论坛首页
欢迎您,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略说 甲骨文 书法 - 杨鲁安
(1 人正在阅读本页) (1) 个游客
  • 页码:
  • 1

话题: 略说 甲骨文 书法 - 杨鲁安

略说 甲骨文 书法 - 杨鲁安 13 年, 8 个月 之前 #534

  • dingbusan
  • 离线
  • Administrator
  • 读书解惑
  • 帖子: 240
  • 声望: 1
略说甲骨文书法 - 杨鲁安


丁仕美甲骨文书法,临甲骨卜辞

  2004年上海崇源公司拍卖了天津李鹤年子女提供其父所有早年孟定生旧藏早期甲骨20片,并拍出4800万元天价,引起国内外收藏界的关注。近日又闻天津某家也有甲骨100多片,意欲出售。一年多来炒得沸沸扬扬,成为甲骨出土百年后的一个热点。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研究甲骨文书法者日众,掀起了一股“写甲骨、搞创作”的热流。郭沫若早就主张将甲骨文当“一代法书”来研究学习。他在中年旅日时著《殷契粹编》自序中论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细看于方寸之片,刻文数十,壮者其一字之大,径可运寸,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固亦间有草率急就者,多见于禀辛、康丁之世,然虽潦倒而多姿,而亦自成一格。凡此均非精于其技者绝不能为。技欲其精,则练之须熟,今世用笔墨犹然,何况用刀骨耶?……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甲骨实物开始被学者认识、搜集已逾百年。自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孟定生、王襄和王懿荣先后在天津、北京两地向潍县古董商范寿轩收买甲骨片,至今国内外公私收藏总数约有15万片以上,甲骨文单字约4500多个,国内外学者数十年来研究,取得共识者不过1500多个字。1932年董作宾《甲骨文断代研究例》创立了按照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等十个项目作为断代的依据。主要凭借贞人和书体两项排比时代先后,这就是鉴定甲骨文书体时代的基本方法。

  依据董氏的论断,甲骨文书体演变可分为五个时期:第一期为盘庚至武丁之世(公元前1300年至公元前1192年),以武丁一代为多。《甲骨文合集》第二、三集中所录大部分属于此期作品。罗振玉《殷墟书契菁华》所收几大版牛胛骨卜辞,也都是武丁时期之物。这一期的贞人有“宾”“R”“争”“韦”“丙”“亘”“古”“永”等。他们所契的大字气势雄伟,挺峭峻厉,有大江东去之概,中、小书体更是庄严瑰丽。贞人“R”是个大家,一些大字长篇的重要卜辞多出自他手。“宾”“争”“韦”三人亦时有佳作可观。这四位都是武丁王室贞人中的杰出代表。笔者早年摹写甲骨文就以他们几位的刻辞作范本。第二期为祖庚、祖甲之世。此期贞人有“出”“大”“行”“兄”“尹”“喜”“即”等。他们的书体趋于工整谨饬,端凝秀雅,有庙堂气。第三期为廪辛、康丁之世,主政年代较短。贞人有“何”“口”“旅”“贮”“彭”“S”等,前三人早年均在前朝王室供职,因而在第二、三期甲骨文中互见,断代时宜审慎。此期书体趋向颓靡、欹侧、草率,很不讲究,而且在所契文字中常有讹夺、颠倒、重衍之误。第四期为武乙、文丁之世。此期卜辞最为简略,往往不记贞人之名,且常省去“卜”字。武乙时的大字粗犷疏厉,一扫前期颓靡书风。文丁时作品推陈出新,奇变多姿。迄文丁时已蝉联三世的贞人“何”多用方笔,得劲峭纵逸之势。此期书风虽前期有所改善,但仍不及武丁时那么古朴浑厚。第五期为帝乙、帝辛之世,重新复古,卜辞文字严正隽美,一丝不苟。其大字丰茂峻伟,下启西周金文,小字秀丽如蝇头小楷。此期贞人有“泳”“黄”等,殷王每亲贞,并系以月,别开一面。

  综观甲骨文的书体风格,270多年中是循着一条由简而繁、繁而又简、既复古又创新的道路而错综推进的。这就如同西周至战国的金文、先秦至两汉的隶书以及魏晋至隋唐的楷书,都是顺应时代潮流而产生并逐渐成熟的。甲骨文既是考察殷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留给后代的殷人法书菁英。

  90多年来我国摹写甲骨文的前辈学者,如罗振玉、王襄、叶玉森、丁佛言、容庚、商承祚、董作宾、陈邦怀诸公,各具风格,异彩纷呈。当代沙曼翁、潘主兰、康殷、刘江诸老也都拙巧相生,倜傥可观。最早以甲骨文入印者,当属王襄之弟王雪民。王家收藏甲骨甚富,雪民平时耳濡目染,自清宣统末年已开始以甲骨文入印,到1920年前后日益成熟,并以甲骨文刻边款,迄1942年已臻化境。杨仲子、简经纶用甲骨文刻印远远晚于王氏,约在1930年以后。当代苏金海、孙家潭二家所刊甲骨文印较为精美。
  • 页码:
  • 1
页面处理时间: 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