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书法论坛 论坛首页
欢迎您,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学书漫语 - 孙克
(1 人正在阅读本页) (1) 个游客
  • 页码:
  • 1

话题: 学书漫语 - 孙克

学书漫语 - 孙克 13 年, 1 个月 之前 #374

  • dingbusan
  • 离线
  • Administrator
  • 读书解惑
  • 帖子: 240
  • 声望: 1

书写人生

我这个人悟性不高,在写字方面也是如此。从小学描红开始,临柳体《玄秘塔》数年没什么长进,盖因家无宿学,父亲早故无人指点,任意涂抹日课交卷而已。初中时又错过学书机会,当时在天津三中读书,美术老师胡定九先生书画俱佳,尤擅书法,写一手魏碑体。但我那时醉心画画不知学书,比我迟几届的学弟刘炳森就从胡老师那里受益多多,如今成了书界名家。1953年我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美术方面接受了科班训练,但书法全然不通。只记得1956年声援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同学们上街游行要写大标语,我放手狂写了几幅斗大的字挂在美院走廊上,任意纵横,真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是献丑。现在也想不起是什么样子,大概也属于今天青年人中流行的“前卫”书体范围吧,想来令人汗颜。

1964年前后,下决心练习书法,还是无师自学。心想,初学写字总要“横平竖直”吧,就选了褚遂良的《孟法师碑》天天临写。入门时读了丰子恺先生的一本关于历代书体源流演变的书,增加了书法知识。随后还买了一些碑帖的印刷品,这些著名拓本后边的名人题跋更引我兴趣,像翁方纲、王文治这些人的题跋文采书法俱佳,读起来很长见识。此时去中央美院串门,见到老同学尚涛关着门临《郑文公碑》顿觉眼前一亮,此碑的丰厚、儒雅、潇洒自在和变化无尽的笔势,深深吸引了我。本来我对柳体很不喜欢,唐碑的过于规律化像美术字一样令人乏味,后来读包世臣的《艺舟双楫》,扬碑抑帖,批评“唐人算子学奴书”,虽然有所偏颇,但与我的感觉相和,于是更加倾心北碑了。在北碑中我只对像《郑文公》这样的温厚自由风格感兴趣,对龙门十二品中的《杨大眼》一类并不甚喜,觉得工匠气太重。当时在天津古旧书店用几元钱买到上下二册旧拓本,拓工极精,只因二册非一套才如此便宜。从此专心临写《郑文公》不辍。文革时期身在农村,心仍不忘书画,读古书读美术史,读画论时参悟书论,自认为懂得些书法,其实还很皮相。

1978年重返中央美院读美术史专业。我自少年学画,在美院附中的学历经验形成观念:基础深厚对任何艺事都是最重要的,不可躁进,不能躐等。前人说“功夫到处文章老,学问深实意气平”,我是相信“勤能补拙”这句格言的。我深知自己天分悟性不高,惟有埋头努力方期有成。80年代我在《中国画》编辑部每晨写《郑文公》不辍。潘絜兹先生一天早来见我临帖,指导我说,不妨放大,用大笔写大字。此话点醒我,从此把字放大来写,日久感到气势开张充足多了。美术界时有聚会,大家逼我“留下墨宝”,但我写碑多了,笔下呆滞虽笔力重厚仍缺少变化,写出字来难以满意。此时虽然倾心碑学,但感到从二王到米芾到董其昌遗产还是非常丰富的,不写帖不行。于是下决心练帖,首选是《书谱》,买到一册影印本,一边临写一边学习草书基本笔划。《书谱》一临便是五年,《书谱》很难写,因笔势变化太大,写过多少遍,仍觉难以得其貌似,何论精神。因此书系一气呵成,先柔后刚,先温润后激扬,临写者难得其全貌。60年代我在一收藏家的家中见过10余种明清人临摹本,多数写得柔而无骨,缺乏神采。临写过程中感到工具用笔也是问题,一是古人毛笔制作更精,用起来八面出锋,反观现在的毛笔不断掉毛,尚未用熟很快变秃;另外古人笔法当有秘传,南京孙晓云著《书法有法》中称古人运笔不断撚动,以保持锋势,我认为很有道理。写《书谱》的同时也把目光放在米字上,找了几种米帖来临。我曾在襄樊参观米芾纪念馆众多石刻,领略到米书的宏阔气势,真是汪洋恣纵,天姿横放,前人评为“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殆不为过。友人赠我一件米书拓本手卷,首句是“三馆暴书防蠹毁”,我姑称之为《三馆暴书帖》,此帖笔势开张,气盛力足,风神潇洒,点划无憾,是米书精品。据文意知为米芾书写苏轼一首应和诗赠与晁补之的作品。在一个暑热的夏天里,临写了多少遍,至今兴来还要拿出来临。《书谱》仍是我每天必读必临的范本。人称“学海无涯”,我说书海更是无尽头。前几年和画家们去漓江写生,王镛对我讲,要经常临帖不辍,此是提高的正途,王觉斯晚年仍坚持临帖,便是明证。我认为王镛所言极是,所以我至今不断临帖,体会古人笔下的精神气质。

习书40余年摸索前进,古人称“书画同源”,以画理参解书理,多少有些心得体会,时常读古人作品感知书法真谛,不算盲人瞎马。但坦白讲,自知功力、意趣还有很大缺憾,才气更是平平,只有埋头耕耘。稍具信心的是眼界高于双手,看自己写的字总有诸多毛病,明白前进的方向和余地,期待将来写得更好一点。

理解书法

孙过庭说:“杨雄谓诗赋小道,壮夫不为,况复溺思豪厘,沦精翰墨者也。”在经世济国者的心目中,诗赋犹为小道,书法更无庸论。但是,书法却是中华文化精神源头之一,它所包容的是天地运行,四时变化,宇宙人生的大道理、大规律。文字是思维语言的同体儿,它对文明的传播、继承和积累的重要性标志着人类文明基础的建立。而中华文化的特性之一在于中国文字产生之初即被赋予了审美价值。从甲骨文和金文大篆来看,已是十分考究。结体造型,注重笔划分布比例、曲直空实等因素从而凝聚着成熟的审美意识。古人必修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说明对书艺的重视由来已久。中国文字发展的独特性,为书写与书写艺术提供了广阔的历史空间,在数千年漫长时期里有规律地发展了篆(大小篆)、隶、真、行、草等书体,而这些书体的演变,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中国书法更是人类文化中最为独特而具魅力的艺术种类。就中国文化特性讲,虽号称“书画同源”,但绘画无论写实或写意乃至抽象,都是以客观物象为参照蓝本进行再观与表现,所以各民族的绘画艺术虽各有特性区别但能相互交流参照以至融合吸收,而惟有中国书法,全世界独此一家,没有参照可言,中国书法和中国文字同体,其发展永无止境,如何发扬光大,就要看国人的智慧与努力了。

书法艺术的独特还在于它的文化性。书写的本质是思维的表述载体,本身未必具备文化性,各国拼音文字也讲书写的花样与美感,但像中国书法具有如此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以及书写作品的时代与个性特征,却是独一无二的。当秦汉以后文人书写成为一种高尚行为,就因书写者的社会地位而把书法艺术提高到殿堂高度,直到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东晋士大夫的出现,书写殿堂也因他们而更为辉煌。书法被赋予了诸多心灵的、个性的、学养人格的素质,可以说它是艺术家心灵的一面镜子,反映了书写者的人生,因此它才具有了难以言说的魅力使人托以终生而不息。在古代,毛笔是唯一的书写工具,以书写为职业者大有人在,如寺庙写经人,官府书吏,读书人更要熟练书法,他们中不乏精熟者,但人们仍推崇卓越的书家,像隋唐的欧虞颜柳,宋代的苏黄米蔡,明代的文(征明)祝(枝山)董(其昌)陈(继儒)等等,堪称时代骄子。这说明书法的精义非仅娴熟,而是文化内蕴的深厚,是思想情感的丰富博大,是艺术家突出的个性风范。其产生的魅力,令人倾倒而成为后人学习继承的典范。

就我学书体会,现代人执笔写字自小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硬笔,一旦执毛笔写字最大问题在臂腕缺乏“提按”动作习惯,平时硬笔在纸上直来去惯了,我后来写魏碑,字体凝重厚实,笔笔中锋送到,但硬笔习惯难于克服,对于楷书和行草的笔势难于掌握,因之古人经典书迹中的腾跃变化、润泽温厚、劲健深浅,迟速自在种种风神,实难达到,(这些也仅是技术层面问题,其余读书、写心再论)。

近年有所谓“时尚”书风者,很有些青年追随,我看其中不少人只求速成,大约就是“秃子当和尚”,将就习惯,因丑就丑,因缺就缺,以为不必努力到“人书俱老”的火候,只凭勇气与聪明,紧追时风便可“一超直入如来地也”(董其昌语)。“时尚”本是中性词,在当今社会属褒义词,是商品经济的推进剂,小自玩具时装,大至电器汽车,都讲时尚以推动消费。但时尚又意味着时时兴替,用了就扔的“垃圾”的同义词。因此,对于追求和注重“精品”“经典”价值观的艺术来讲,“时尚”的负面意义与追求商品性、追求名利的短暂成功,随大流混饭吃乃至浪得虚名浪费青春几乎是同一贬义词语。在中国画界我们有此认识,在“同源”的书法界,又能脱此结论否?

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写字多年知其难矣,唯知其难方仰其高。要努力维护、继承这一宝贵文化传统,使之发扬光大的任务很艰巨。作为个人只有努力读书临帖和感悟,但人已老而书犹未老到,奈何。
  • 页码:
  • 1
页面处理时间: 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