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0328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书法论坛 论坛首页
欢迎您,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中国书法家严重过剩?- 葛剑雄
(1 人正在阅读本页) (1) 个游客
  • 页码:
  • 1

话题: 中国书法家严重过剩?- 葛剑雄

中国书法家严重过剩?- 葛剑雄 13 年 之前 #486

  • jiadakong
  • 离线
  • Senior Boarder
  • 帖子: 69
  • 声望: 0
china-calligraphers-association.jpg


  关键还是要改变各级“书协”定位模糊的怪现象,使它回归社团的本来面目和正常功能,社会各方面也要用平常心看待它和它的成员。

  前不久,我在《文汇报》看到一个大标题《当前各地书法家严重过剩》,不禁吃了一惊———难道中国的书法如此发达,连书法家都会严重过剩?读下去,才知道是记者报道书法评论家小舟最近在《书法》杂志上发表的评论。

  据称,我国各级书法家协会会员证持有者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不小国家的全部人口。

  小舟还批评“展览之路拥挤不堪”,不少人为了成为“书协会员”,追风赶潮,投师访友,进不了国展,进省展、市展、区展、镇展。再批评“各级书协不断注水”,各级书协的一些头衔,还被作为礼物送给与书法不相干的企业家和领导干部。

  这位评论家对各级书协存在的弊病所作的揭露和批评,我完全赞成。但将这一切归咎于想当书法家或成为书协会员的人太多了,以致“书法家严重过剩”,却容易引起读者的误解,我不敢苟同。

  是真的书法家多了吗?

  我看未必。全国和各地够得上称书法家的人究竟有多少?有几个称得上书法大家?有几个有国际或全国性的声誉?有几个能在中国书法史上占一席之地?这样的书法家难道还怕多吗?我的感觉倒是现在一些自称或被称为书法家的水平实在有限,有时见到前人在档案或史料中留下的墨迹,有的不过出于一般抄手,或出于寻常学者,却胜过如今的某些书法家。我们一些该挂上书法作品的场所却没有出现,该用手写的地方往往都是打印,甚至还不如韩国、日本。还有的书法家连基本的文史知识都不懂,我亲眼读到评论书画的文章中出现“王义庆的《说世新语》”

  (不知“临川王义庆”是指刘义庆),亲眼在上海火车站软席候车室挂着待售的“书法作品”中见到“诗雲”(应为“诗云”,以为“云”字当作繁体)。真的书法家多多益善,怎么谈得上过剩!

  是自称书法家的各级书协会员太多了吗?中国有13亿人口,不用说数十万,就是数百上千万,也不到总人口的数十分之一。一个有数千年文明史、至少三千多年文字史和书法史的泱泱大国,有数十分之一的“书协会员”或书法爱好者,何多之有?

  至于书法展览,我的感觉也不是太多了。试问,在一座大中城市中,经常性的书法展览有多少?其中高水平的展览又有多少?公众是否想参观时就观赏得到?至于商业性展览,更不必担心,真的多了滥了,展品就会贬值以致无人问津,无利可图的商展,无论作者与展商都不会加入的。

  其实,应该批评的是目前的“书协”制度。本来,“书协”不过是由爱好书法或书法达到一定造诣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只要依法登记,就能自由活动。无论它发展多少会员,选多少副主席、常务理事,外界都不必干涉,也不用承担责任,更不必承认其相应的社会地位或学术地位。如果要维持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自然会严格入会条件。如果只是自娱自乐,人多些又何妨?如果想牟利,主管部门会依法监管。如果利用团体招摇撞骗,自有法律追究。书协的活动经费应该来自会员,或者自己寻求资助,政府不必补贴,更不必给其负责人或会员予相应的职称、级别、待遇。如果该会从事学术研究或公益活动,可按正常途径申请经费补助。

  至于它的成员或负责人是否够得上书法家,那是应该由他们的作品及行为来决定的。要是有人被某人名片上的头衔吓唬住了,那只能怪你缺乏常识,少见多怪。

  所以关键还是要改变各级“书协”定位模糊的怪现象,使它回归社团的本来面目和正常功能,社会各方面也要用平常心看待它和它的成员。

  作者系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葛剑雄
做奴隶虽然不幸,但并不可怕,因为知道挣扎,毕竟还有挣脱的希望;若是从奴隶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陶醉,就是万劫不复的奴才了 - 鲁迅
最后修改: 13 年 之前 由 jiadakong.
  • 页码:
  • 1
页面处理时间: 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