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Back 书法论坛
欢迎您, 游客
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静观中美孔子学院之争
(1 人正在阅读本页) (1) 个游客
  • 页码:
  • 1

话题: 静观中美孔子学院之争

静观中美孔子学院之争 11 年, 9 个月 之前 #704

  • sunny
  • 离线
  • Administrator
  • 帖子: 119
  • 声望: 0
众所周知,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大学,而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一般下设在国外的大学和研究院之类的教育机构里,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

孔子学院目前已在106个国家的350多个教育机构落户,中小学孔子课堂发展更快,现已达到500多个。

而美国的孔子学院是由美方自愿申请设立,中国的孔子学院总部向孔子学院提供包括派遣志愿者在内的所有帮助,均系美方要求。从2004年中国南开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合作建立孔子学院以来,至今美国已有81所孔子学院和3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127个为孔子学院下设的课堂。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美国社会学习汉语的需求和意愿大增。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了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的“十万强”计划,鼓励美国学生学汉语。美国的孔子学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因适应美国社会需求而较快的发展。

 但是美国国务院5月17日突然发布公告,要求持有美国J-1签证的孔子学院中国教师于6月30日离境。美方称不会为他们续签签证;如果他们愿意,可回到中国再申办适当的交流项目签证。此论一出,有关方面大哗。

美国国务院却突然单方“喊停”,置有关学校和学生于困难、困惑之境,令人费解。

美国官方对此举的解释是:要对孔子学院进行所谓的“认证”。问题是,孔子学院本身不计学分、不授学位,不具认证的前提。而且美方从未说明向谁认证、如何认证。在孔子学院这一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的平台已运行近8年的情况下,美国突然打下“叫停”闷棍,实属蹊跷。

今年3月,美国国会搞了一个“中国公共外交代价”的听证会,有人指责中国通过私营媒体和公共教育“进行宣传”。其实,宣传和推广本国语言文化,是各国通例。其中,美国是这一做法最卖力气、最肯花钱的实践者。在中国,英语教学是很普及的,甚至达到幼儿园层次,其中不少外籍教师也参与其中。美国某些人对汉语教学如此神经衰弱,是没有文化自信的表现。美国国务院为这类神经衰弱的说法“背书”,实在令人不好恭维。

举措谬乱,是思维谬乱、心智不够成熟的表现。美国近年来陷入金融危机,拖累经济发展,如何走出这一危机,尚无可行良方。由此,美国的政治机制,政府的决策和执行机制也均受到学界质疑。这是一种容易下乱棋、出昏招的情势,当事人须有定心审思的功力才行。东一锤子、西一榔头地搅事,找替罪羊,捉巫师,转移焦点等等,这都不是做事的正招。美国近年来这类做法似乎多了起来,殊为不智,也令人费解。

在人类的历史上,文化交流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这种交流也从来是多向多维的。即使有地理阻隔,即使有战争和利益区隔,文化也是上善若水,多向多维地流动着,无往不至。

美国近年出现的“文化冲突论”,实质上是美国的“文化危机论”。其鼓吹者给出的药方之一是:美国不要试图管别的文化的事,而应专心维护美国的“文化纯洁性”。这种看法有其现实和明智的一面,但不够大气。对美国今天的形势而言,拉美文化的流入是更现实的事,远轮不上中国文化去“污染”美国。

又如,现在的专家谈论中国文化传播的影响力:100所孔子学院抵不上一部电影,一个在国际有影响力的文化产品,可以让人从内心感受到这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这样比单纯的文化传播,影响力要大得多。比如一部《卧虎藏龙》,就让全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武侠文化。同样,一部《泰坦尼克号》将西方的人文观、爱情观也表达得淋漓尽致,穿透人心。

可惜像《卧虎藏龙》这样的作品少之又少,反观中国,面对美国好莱坞大片的汹涌而来,由于经济、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的电影与之简直难以抗衡,而西方电影中所传播的文化观、价值观,早已让部分国人深入人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崛起的中国的确应该向外部世界大力传播弘扬中华文化,这既是现实需要,亦服务于提升“软实力”的长远目标。而中国现行政治所奉行的往往又是西方世界所不认同的意识形态。美国在向世界推行文化霸权的同时,借此事件来压缩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与文化影响力,所以关于此次的孔子学院事件不可小觑,应引起国人的进一步深思。
  • 页码:
  • 1
页面处理时间: 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