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03292024

Last update08:15:27 pm

Error
  • Error loading feed data.
Back Forum Forum Home
Welcome, Guest
Username Password: Remember me

张之路:想写出汉字的生命和灵魂 - 北京晚报
(1 viewing) (1) Guest
  • Page:
  • 1

TOPIC: 张之路:想写出汉字的生命和灵魂 - 北京晚报

张之路:想写出汉字的生命和灵魂 - 北京晚报 13 years, 1 month ago #350

  • dingbusan
  • OFFLINE
  • Administrator
  • 读书解惑
  • Posts: 240
  • Karma: 1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之路的最新长篇《千雯之舞》(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被评为2011年最值得期待的十本书之一。这是一本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幻想文学作品。现代青年桑南被字仙儿变成了小人儿,来到字的世界。他与三百年前的恋人莫千雯带领正义军团与顾远谋的邪恶力量展开了生死较量。他们走进甲骨文的领地、经过篆文的城堡、拜访了鼎的家族。一路上他们得到了文字世界各路人马的响应,解救并收编了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隶书、简化字等许多逃难的字,建立了一支整齐威武的军队。最后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帮助下,夺取了胜利。

  在本报专访中,张之路围绕幻想文学如何在深厚的东方文化基础上寻求突破提出了他的思考。

  李峥嵘:《千雯之舞》看过的人无不称奇:人会变成字,文字还会打仗,创作灵感是如何来的?

  张之路:2007年8月,我在深圳讲课。课余在一个茶馆喝茶,忽然萌生了一个念头,汉字是有生命的,应该让汉字“活动”起来。这个“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拟人化,动动身体说我是什么笔画组成的。我想象的“活动”指的是这些汉字应该有血有肉,有性格、有命运、有故事,关键是他们要有灵魂!我的眼前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比如汉字的反犬、单立人等偏旁。他们组成了那么多字,这些字都有着共同特征,我想象他们如果振臂一呼就会有许多相同偏旁的汉字集合在他们的周围……旌旗招展、喊声震天,漫山遍野的汉字就像军队一样为一个正义的目的、崇高的使命集结、行军、战斗……我当时心情很激动,我想把他们写出来,写成一个文学作品,当时脑子里还出现了一个名字:蚂蚁奇兵!

  我是个喜欢联想的人,我经常出现“万物有灵”的感觉!把字当成“人”来写,可能是这个创作的起点。

  李:这本书虽然是幻想作品,其实是建立在深厚的东方文化基础上的,特别是独特的汉字文化。您在创作时是如何选择汉字知识的呢?

  张:首先我要说,这是一本很好读、很引人的小说。这不是一本介绍汉字知识的书,这是一本让人们亲近汉字的书,进一步发现汉字魅力的书。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汉字的血肉和气息,重要的是汉字的生命和灵魂。以往的有关汉字的书在理论层面、历史层面、工具层面介绍汉字的比较多。中外人士都写了无数有关方面的很有价值的专著。包括历代的书法家将书写汉字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将汉字当成文学,而从人物、命运、故事来表达的几乎没有。而中国的汉字是可以从文学故事层面表述的,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有难度的,但也是有可能的,而且是有趣和吸引人的。

  谈到选择汉字知识,第一,我选择了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这条线不仅是汉字发展的知识线,也是故事发生所要依托的背景和事件的情节线,也是人物性格命运的走向。第二,我选择了汉字的产生形成(比如“六书”)和结构(比如偏旁和部首),它不但是汉字构成的知识,也是许多细节产生的主要来源。因为故事和知识彼此需要、相互依托,所以读者会觉得流畅自然。

  李:有评论说您的这部小说把汉字的历史、汉字的命运、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信息交融进一个可以触摸的、有质感的故事之中,是一部难得的文化小说,对这一点你有什么感想吗?

  张:汉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血脉,它是我们文化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与我们精神世界生死与共的生灵。萌生这个念头的时候,我就想把这个有关汉字的冲动写成一本书。它的文化方面的意义我在刚刚开始创作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认识到。

  我希望通过这部小说重新唤起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汉字的形体和灵魂深刻的认识与由衷热爱,对中国文化产生深深的敬畏与情感。同时我也想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我们应当坚守的,正义、正直、悲天悯人的情怀,忠贞不渝的爱情,见义勇为的侠肝义胆,诚实守信、惩恶扬善、舍生取义的人生追求……

  过于追求物质的社会

  不利于产生幻想作品

  李:《千雯之舞》研讨会上,众多作家、儿童文学研究者、出版界人士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巧妙地把文字的基本知识融入曲折的情节,是幻想文学创作领域的一次全新开拓。您能否从自己的角度谈谈中国的幻想文学可以从哪些地方突破?

  张:我从1988年写了电影剧本《霹雳贝贝》到2009年的电影剧本《乌龟也上网》一共是10部电影,其中有五部都是幻想类的电影(另外三部是《魔表》、《疯狂的兔子》、《危险智能》又名《非法智慧》)。今年又写了《千雯之舞》。二十多年过去了,感慨很多!就从中国幻想电影的角度看,无论是数量和质量,我们是退步了。我曾对六年级一个的班的孩子说,你们每个人给我说一个你自己的科学幻想。一个女孩子说要当个著名的影星,另一个男孩子说他要当一个亿万富翁。

  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科学幻想这个词的含义,或者因为他们过于现实、过于功利,把欲望或者理想当成了科学幻想。我以为过于追求物质的社会是缺乏幻想土壤的,这样的土壤也是不利于幻想作品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幻想是个精神层面的东西,幻想文学的突破和繁荣是需要整个社会思想层面的提升。幻想文学的产生和繁荣需要提倡和鼓励。

  南京的一位小学男老师问我,为什么在小学课本里没有一篇科幻作品,我当时一愣,因为我不熟悉小学课本的内容。如果真的是这样,我倒建议有关部门加上一些这样的作品。对于青少年来讲,我认为理想、思想、幻想应该成为他们成长中的随时加以培育的东西,而幻想是属于那些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的而且在学习道路上不断探求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们的。中华民族未来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他们。

  李:其实现在大家都认识到想像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也希望让孩子阅读优秀的幻想作品。您认为什么样的幻想小说是优秀的、能激发人的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什么样的是胡思乱想、胡编乱造?您会怎么给您的孩子选择读物呢?

  张:我想在谈幻想之前先谈谈联想,许多中小学生经常问到我写作文的问题。有人以为提到幻想就是假的,提到现实就是真的。我不这样认为,我告诉同学们写作文写到“非虚构”类的作文(现实作文)可以写“已经”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写“应该”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可能”发生的事情。在“应该”和“可能”中都包含了联想和想象的因素。比如,我没有在课堂上打喷嚏,但是我写了,就是“应该”和“可能”。这样的作文还是属于非虚构类的现实作文。如果我说我飞到天花板上去了,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那就是虚构类的作文了。我以为我们先要训练少年儿童的联想能力,让我们脑子里有个“联想集团”。良性的联想成为习惯了,人就变得“聪明”了。它就会经常有美好的“发现”。我们通常把这种能力叫做智慧!

  谈到想像力和创造力,我个人的体会是:我不愿意模仿别人,也不愿意模仿自己,我喜欢新奇!比如《千雯之舞》的写作。这是一个有难度的作品,但也是一个让我保持写作激情的作品。我很喜欢这种对自己的挑战,我要写一个别人没有写过的东西。

  我以为想像力有个人的才华,但想像力也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培养,需要永不满足的思索和写作时间,它甚至需要“挣扎”。写作要给自己定个高标准,自己给自己出了难题,解决了难题是水平、是创造。给自己出了容易的题,解决了,不过是平庸的甚至是跟风的作品。有时候你以为你的构思很不错,但想了些时候,一个更好的构想或者细节出现的时候,你就会庆幸地感叹道,啊!幸亏我又往前想了一步。想像力的思索和表达还需要“见多识广”,了解时代,熟悉“行情”,知道什么是前沿的,什么是落伍的。

  幻想小说有幻想小说的逻辑和肌理,就是幻想小说也要分类,比如科幻、魔幻、神话、童话、加上现在时尚的玄幻等。他们也有自己的血统和特点。而我们现在有些写作和阅读把这些门类都混为一谈。龙王仙女也被叫做科幻。网络游戏也被当成文学。这些做法不利于优秀的作品产生,只能是混淆视听,为了商业利益而标新立异,结果让少年儿童无所适从。

  在选择书的时候,尤其在给青少年选择书籍的时候,老师和家长心里都有着不成文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长知识、受教育、励志、增长智慧、培养才干、陶冶性情。但因为现在书籍是浩如烟海,鱼龙混杂。尤其是商业化的倾向越来越强,几乎要把他的精神产品的属性压垮。因此我只能说: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和优秀的图书是两个概念。他们可能在一本书上出现,也可能是相悖的。少年儿童喜欢的书和他们成长需要的书也是两个概念。他们可能在一本书上出现,也可能是相悖的。

  如果让我给我的孩子选择作品,我就尽量不受广告的影响也不看他的销量,而是自己阅读过的认为好的作品,我才推荐给他们。再有就是那些我信得过的奖项推荐出来的作品。对那些用“工业化”流水线方式生产出来快餐式的所谓文学作品我认为少读为好,尤其是青少年。因为你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需要那些打基础的作品!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

  下半句是什么

  李:《千雯之舞》创作的艰苦就不说了,有没有什么好玩的花絮?

  张:我在写这本书的日子里,可能不自觉地“魔障”了。和朋友聚会的时候,总愿意“考”他们一些有关文字、诗词类的东西。比如我问大家:“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下半句是什么。一百个人有99个答不上来,错误答案最多的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有人说根本就没有下半句。每到这个时候我就得意地笑起来,然后告诉大家标准答案!下一次再问同样问题的时候大家还是忘记了。

  再比如问大家“偏旁和部首”有什么关系?许多大学中文系学历的人也答不上来。我为此还出了游戏版的“文科博士生考题十道”。选的都是大家觉得很熟悉的诗词和文字知识,但遗憾的就是答不出来。当然我也碰到过厉害的,但是十道题都答对的没有。

  书写完了,我也很少再考大家了。我不“魔障”了,朋友们却上了瘾。一见面就对我说:“我也问你一个,你保证不会……”

  (读者朋友:“书到用时方恨少”下一句你知道吗?张之路公布答案是“事非经过不知难”。) 李峥嵘 F158

  评论

  文字、文化与文明

  白 烨

  好的文学创作,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为可能,就像看似是在走死胡同,结果却走了出来。我以为,张之路的长篇新作《千雯之舞》,就是具有这种难度与特性的小说写作。

  一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小说原创,以特异的想象化文字为形象。

  《千雯之舞》挑出了“雯”、“谋”、“朵儿”、“蠹虫”等一些汉字,以拟人化的手段来塑造小说中的主要形象,以科幻化的故事来铺展小说的主干叙事。小说里的这些并不单纯的汉字和“爽”、“尖”、“变”那些比较单纯的汉字,既代表了内涵不同、追求各异的汉字群体,也演绎了“字”与“人”的互换、互动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这种描写,不仅把汉字拟人化,使人物文字化,而且写出汉字自身的演进与变化,汉字文化的流传与积淀,让人们看到了汉字自身的生命力、传承力。当“人”与“字”或与“字”“人”相互交换、相互代替的时候,你真说不上是谁不幸,谁更有幸。因为,“字”比“人”,显然更有长久的生命力,更有文化的穿透力。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这种化“字”为“人”,“人”“字”合一的形象演绎和故事推进,显然更具神秘的引力与特异的魅力,能引人入胜、令人好奇并循序探知究竟,从而进入一种文字的命运的想象,文字历史的回溯,由文学世界导入文字世界。

  二是这部作品的面世恰逢其时,对于传承汉字文化与文字文明有特别的意义。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社会,因为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的长足崛起,使得人们不再重视汉字的书写与文化的研探,尤其是以青少年为主的年轻人群体,不仅不怎么写字,而且也不怎么重视传统。我以为在这背后,有一种越来越显见的趋向业已形成并向我们大步走来,那就是以网络文化为代表的数字文明的兴起与发展,给汉字文化和文字文明带来了越来越大的现实冲击。如何应对这种依托网络与传媒的来势凶猛数字文明的强烈冲击,使汉字文化、文字文明历久弥新,重显活力,也使两个文明良性互动,携手共进,这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一个迫切的课题。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张之路的《千雯之舞》面世了,并以他的想象,他的方式,给人们提供了一种办法与可能,那就是借用超常的艺术想象,奇异的文学笔法,使汉字活起来,动起来,让符号成为形象,让记忆成为故事。这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之下,有力地激活了汉字文化,巧妙地弘扬了文字文明。
  • Page:
  • 1
Time to create page: 0.10 seconds